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主題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 | 抵禦假新聞,各方有何奇招?

“假新聞”隔三岔五見諸報端網絡,持續引發媒體和公眾熱議。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如何看待假新聞問題,又提出了怎樣的應對方案?本期精選為你分享兩個假新聞研究案例,以及歐洲數據新聞的發展現狀。

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每周數據新聞精選”(Top Ten #ddj),將分享由社交網絡程序NodeXL統計得到的最熱門#ddj話題推文,盤點全球數據新聞的趨勢、成果、創意和趣味。


Data Driven Journalism:Nupinion——為數字公民打造“智能新聞工具箱”

假新聞、“回聲室”(echo chamber)、“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後真相”(post-truth)——在Nupinion創始人之一Benjamin Gibert看來,這些在社交網絡上不斷刷屏的概念,無不反映出新聞媒體逐漸失去公信力的現狀。

人們以社交網絡為主要信息來源,忽略甚至誇大事實、極力煽動情緒的“標題黨”橫行,根據算法為讀者“量身打造”的目標廣告層出不窮,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讀者如何判斷哪些信息可信,如何能獲取不同角度的信息以作比較?新聞整合平台“Nupinion”由此誕生。

該平台使用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對新聞報道進行整理、翻譯、按主題分組,並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式,來比較不同媒體在同一議題上的報道差異,以及展示不同報道的政治立場——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讀者了解媒體報道偏見,打破“言論濾泡”。

 

尼曼新聞實驗室:《假新聞圖鑑》

在剛結束的國際新聞節(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Festival)上,Public Data LabFirst Draft的合作項目——《假新聞圖鑑》(A Field Guide to Fake News)發布了頭三章的內容。該項目旨在探究如何通過有效的數字方法,追蹤網絡假新聞的產生、傳播與被接收,從而試圖為目前如火如荼的假新聞討論帶來新的認知與分析角度。

 

尼曼新聞實驗室:新聞界的“歐盟”

 

歐盟日漸鬆散的狀況不禁令人擔憂,不過此時,歐洲新聞界正愈發緊密地聯繫起來,並結成另一個聯盟。從今年10月起,通過共同構建“歐洲數據新聞網絡”(European Data Journalism Network),12個歐洲新聞機構將正式開始共享互相合作完成的數據驅動故事,非盈利機構VoxEurop將負責該網絡的編輯統籌及翻譯協助等工作。除了推動在數據新聞方面的合作,深入關注與解讀歐洲議題,參與合作的新聞機構還希望藉助該網絡進一步分享數據新聞,以及組織媒體人的培訓。

 

 

文/梁思然

編輯/Ivan Zhai

 

相關閱讀:

在日漸割裂的歐洲 調查記者如何跨國協作

全球深度報道現狀透析:數據驅動與跨國協作的時代已經到來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 | 女性不愛學數理化?數據背後另有故事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 | 從社交媒體大數據看美國媒體生態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

在今年的 NICAR 會議上,GIJN 與幾位數據新聞專家交談,詢問他們在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包括忽視空白行、混淆百分比和百分點、在圖表中使用錯誤的刻度尺等等。

數據新聞

過去一年,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數據新聞?

在過去一年中,來自全球各地的數據記者們用數字、圖表,甚至音符來呈現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地區衝突等新聞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精選了過去一年中最值得一讀的數據新聞報道。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蝙蝠為什麼會成為病毒的理想宿主?

3月,以亞裔為目標的暴力事件在美國點燃了新一輪的抗議潮;長賜號因擱淺卡在蘇伊士運河,導致了全球航運的堵塞;歐洲新一波疫情反彈,關於病毒源頭、傳播以及疫苗接種的討論仍在繼續。對於這些重要的新聞議題,數據記者們採取了怎樣的視角、使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呈現?如果你也想以數據作為切入點製作相關報道,有哪些好用的開源工具或資料庫能夠助你一臂之力?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這些本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與實用資源。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用樂高積木拼湊出的2020年

隨着疫苗接種工作的展開,全世界都希望快一些走出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復盤過去這一年,病毒是如何在一個國家中蔓延開來,又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美國薪資水平恢復到疫情前,就代表經濟已經復蘇了嗎?探討這些問題時,數據新聞記者又有哪些切入的角度?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2月值得關注的數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