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主題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 (1.1-1.8)

2014年的數據新聞風雲榜已落幕,新的一年剛開啟,推特上最受關注的數據新聞又有哪些呢?請看深度君為您整理的新年第一周熱門數據新聞鏈接。這周精選內容包括法國Le Temps對近年屠殺記者事件的統計,美國政治新聞網站FiveThirtyEight上關於警察隊伍種族結構問題的分析報道,法國20世紀以來氣候變化等,你需要了解的每周數據新聞,都在這裡。

 

2002年以來新聞記者被殺大事記

在法國,近年來雖然也有很多對記者的暴力對待,但沒有這樣殘殺記者的事件。《查理周刊》遇襲震驚世界,法國媒體Le Temps認為這件事在法國是罕見的悲劇,然而在全球範圍來看,查理的遭遇卻並非特例。2002年以來已有多起殺害新聞工作者的重大事件,其中最令人髮指的是2009年的菲律賓馬京達瑙大屠殺,29人喪生。

Screen Shot 2015-01-14 at 11.28.43 AM

 

20世紀以來法國氣候是如何變暖的?

法國《世界報》的數據新聞測繪出整個法國20世紀以來的氣候變化過程。用紅藍程度表示氣溫差的圖片顯示出,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氣候明顯變resize暖了。

 

 

 

 

 

 

 

 

弗格森事件凸顯美國警察隊伍種族結構問題

弗格森事件後,這個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小鎮決定吸納更多的少數族裔到該鎮的警察隊伍中。弗格森60%的人口是黑人,卻只有三位黑人警官。鎮長詹姆斯·諾爾斯(James Knowles)希望通過居民評審委員會和獎學金項目等措施,增加黑人警官的數量,以使整個警察隊伍更能反映該鎮的社區種族結構。

459721420banner

事實上,像弗格森一樣存在警察隊伍種族結構問題的大城市也不少。下圖是記者Batya Ungar-Sargon利用美國社區調查的結果繪製的警察隊伍與城市社區種族結構之間的差距圖,各中問題一目了然。

ungar-sargon-policeresidency-chart-corrected

 

 

 

 

 

 

 

 

 

 

 

 

 

 

 

 

 

 

 

 

 

 

 

 

 

 

 

 

 

 

 

數據可視化大師愛德華·塔夫特(Edward Tufte)

這位大師是耶魯大學的榮譽教授,既是統計師,又是藝術家。他自己寫作和設計出版的四本書籍都是數據可視化方面的經典之作,紐約時報稱他為“數據界的達·芬奇“,商業周刊則稱他“圖表界的伽里略“,總之是大牛就對了。來看看大師自己製作的紀錄片,感受一下圖表設計的藝術吧——

Screen Shot 2015-01-14 at 1.10.55 PM

 

數據新聞教學經驗分享

伯明翰城市大學的網絡新聞教授Paul Bradshaw在他的博客上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包括在大學裡教授數據新聞的困難所在,如何設計數據新聞課程大綱,教學生和教記者的區別等,可供同行們參考。全文

Screen Shot 2015-01-14 at 1.34.50 PM

 

 

 

 

 

 

本榜單是根據使用話題#ddj#(數據新聞)的推文由社交網絡繪圖程序NodeXL統計完成的。感謝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的好朋友 – 來自Connected Action的Marc Smith,幫助深度君所做的整理。完整的NodeXL圖請點這裡

Screen Shot 2015-01-14 at 1.15.41 PM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

在今年的 NICAR 會議上,GIJN 與幾位數據新聞專家交談,詢問他們在數據新聞中最常見的10個錯誤,包括忽視空白行、混淆百分比和百分點、在圖表中使用錯誤的刻度尺等等。

數據新聞

過去一年,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數據新聞?

在過去一年中,來自全球各地的數據記者們用數字、圖表,甚至音符來呈現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地區衝突等新聞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精選了過去一年中最值得一讀的數據新聞報道。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蝙蝠為什麼會成為病毒的理想宿主?

3月,以亞裔為目標的暴力事件在美國點燃了新一輪的抗議潮;長賜號因擱淺卡在蘇伊士運河,導致了全球航運的堵塞;歐洲新一波疫情反彈,關於病毒源頭、傳播以及疫苗接種的討論仍在繼續。對於這些重要的新聞議題,數據記者們採取了怎樣的視角、使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呈現?如果你也想以數據作為切入點製作相關報道,有哪些好用的開源工具或資料庫能夠助你一臂之力?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這些本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與實用資源。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用樂高積木拼湊出的2020年

隨着疫苗接種工作的展開,全世界都希望快一些走出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復盤過去這一年,病毒是如何在一個國家中蔓延開來,又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美國薪資水平恢復到疫情前,就代表經濟已經復蘇了嗎?探討這些問題時,數據新聞記者又有哪些切入的角度?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2月值得關注的數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