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道工具和技巧
藉助公開資源,全球記者開發了哪些調查好工具?【內附工具精選】
社交媒體傳播廣、速度快,假新聞得以散播,但記者也有更多機會巧用公開資源大展身手。目前,全球各地開始湧現以挖掘故事、核查信息為一體的記者群體,藉助公開信息和平台,開發報道工具。他們都開發了哪些好工具?可以發揮哪些功能?請隨着專家的梳理一探究竟吧。
社交媒體傳播廣、速度快,假新聞得以散播,但記者也有更多機會巧用公開資源大展身手。目前,全球各地開始湧現以挖掘故事、核查信息為一體的記者群體,藉助公開信息和平台,開發報道工具。他們都開發了哪些好工具?可以發揮哪些功能?請隨着專家的梳理一探究竟吧。
央視《新聞調查》開播二十年,追查事實,問責權力,不少優秀調查成為業界標杆。什麼是真相?我們又該如何探尋真相?《新聞調查》製作背後有哪些趣聞和不易?深度君經授權轉載《新聞調查》節目第四任製作人張潔在南京大學的演講,為我們深度解析那些屬於“真相”的故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做優秀的數據記者,也得隨時備好工具。深度君借鑒數據記者Duc Quang Nguyen的工具包,分功能推薦R語言程序包和其他軟件,教你準備屬於自己的數據利器。
全球化迅猛發展,跨國調查也成新潮流。原本孤立的新聞記者和組織,是如何搭建平台、合力調查,共推全球合作的呢?深度君編譯調查報道專家的分析,解析調查報道走向全球的動力和歷程。
2016年4月26日,第二屆“高校數據新聞報道比賽”頒獎典禮在復旦大學舉行。獲獎作品出爐,哥倫比亞大學的柳霽同學的作品《Masking Country:What is bad could be worse》獲得一等獎。點擊文章一覽獲獎作品吧。
上周一公布的2016年普利策獎名單中,調查報道大放異彩,斬獲6項報道獎。深度君對捧得公共服務獎的美聯社報道和摘取國內報道獎的《華盛頓郵報》調查作了解析,接着聊聊其他獲獎報道如何“調查有方”。
這幾天,美聯社的普利策獲獎報道刷屏了。4名記者耗時18個月,起底東南亞漁業虐待勞工黑幕,觸發司法部門調查, 引發行業改革。這回深度君不談故事,聊一聊他們用了哪些調查手法做出專業報道,幫助2000名被囚勞工重獲自由。
數據調查如何做得深入且精準?《華盛頓郵報》普利策獲獎報道就是典範。他們創建全國性數據庫、採訪當事人,從槍擊特徵、案件處理方式深究官方問責體系弊病。調查為何具有影響力?如何讓數據與調查相輔相成?如何以可視化直觀展示數據?請看深度君的獨家解析。
數據新聞和環境媒體教育聯盟會議將於今年4月26日舉行,會上將公布第二屆高校數據新聞報道大賽的獲獎名單,現在會議開放報名啦。想知道有哪些嘉賓前來參會、討論什麼議題?哪些入圍作品可以競逐大獎?如何報名參與會議?請看深度君經授權發布的會議日程和入選者名單吧。
如何勸說讀者為新聞掏錢,是媒體普遍頭疼的問題。不過,專家指出: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營銷,而與內容本身有關。什麼才是媒體盈利的可持續模式?媒體如何才能贏得讀者信任、提高參與度?請看深度君經最新編譯的分析.
南非的報道環境惡劣, 但調查記者仍堅持追蹤事實真相,發表佳作。第11屆南非調查報道最高獎Taco Kuiper Award於3月18日公布獲獎入圍名單,這些優秀作品反映了調查報道的新趨勢。
在信息時代,網頁內容常遭刪改。無論追蹤線索還是查閱資料,保存網上信息已成為必備技能。BBC互聯網研究專家Paul Myers告訴我們網上信息的存儲妙招和好用工具,快戳進來看詳情吧。
深度君經授權轉載刺蝟公社與BuzzFeed深度調查部主編Mark Schoofs的對話,看Buzzfeed如何看待調查報道的現時價值、未來走向以及記者的專業品質。
數據新聞業界大獎——GEN數據新聞獎(Data Journalism Awards, DJA)申請將於4月10日截止!深度君帶來今年的獎項介紹和以往獲獎作品精選。
“報道亞洲”——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將於2016年9月23日至25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行。即日起大會正式開放註冊,並為優秀記者提供30多份參會獎學金。快來參加吧!
小小的Excel也能做出炫目的可視化?是的,如果你依照如下教程學習它的新工具Power BI,靜態圖表就能快速化身生動報表哦。深度君經授權分享Simon阿文的新介紹,推薦學習資源。
2015年環境報道領域都有哪些優秀作品?由中外對話舉辦的2016年“最佳環境報道獎”作品徵集將於4月1日截止。獲獎者有機會得到豐厚獎金,作品將會以中英雙語發表。快點擊查看詳情吧!
在大數據時代,培育數據新聞素養成為從業者的必修課。除了看手冊、學教程外,有一部會上網的手機,就還能藉助數據新聞播客(podcast)隨時聽和學。深度君經授權編譯資深數據新聞記者的文章,介紹有哪些播客能介紹數據新聞技巧和新穎視角。
進入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成為反恐行動戰略新高地。怎麼在短時間內用社交媒體起底ISIS的恐怖分子?對抗ISIS的網絡信息戰有何最新進展和挑戰?請看深度君新分析,可獲取實用網絡搜索案例和方法哦。
不依託專業媒體,也能集思廣益、獲得資助,做出靈活優質的報道——眾籌的一眾優點促使全球不少新聞人自立門戶,利用這一日趨普及的商業模式,在保障內容質量的同時,培育新的讀者群體。那麼眾籌的深層意義在哪裡?請看深度君最新編譯的解析。
2015年的最有創意的、運用數據分析做調查的新聞有哪些?在NICAR2016數據新聞大會上,The year in CAR的會議議程分享了11份聚焦少數族裔問題和社會規則的調查,其中不乏菲利普•邁耶獎的獲獎報道。作品均以紮實的數據分析基礎、敏銳的社會觀察視角、多樣而不乏新意的可視化展示,告訴我們用數據做調查也能為揭黑報道注入新活力。
談到數據新聞,總也繞不開技術。記者不懂點行話,還怎麼跟團隊技術小夥伴溝通?在NICAR會議上,數據極客同時也為NBC4調查記者的Tisha 一起和 ProPublica新聞應用開發師Sisi,向大家介紹了一些熟悉又陌生的技術,分享了不少軟件、互聯網平台等。
深度君經授權轉載鏑次元數據傳媒實驗室(ID: dyclub-org)的NICAR分享,看看清單里有哪些術語還不熟悉?文中還附有相應教程,或者參考深度君的分享《獨家 | 全球調查+數據新聞指南超全清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