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982 篇文章

深度報道技巧

一個 TikTok,兩重世界:他們如何調查俄烏衝突中的“社媒摺疊”?

在俄烏衝突中,身處不同國家的用戶在 TikTok 中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當俄羅斯的用戶看到的是貓狗視頻時,烏克蘭用戶看到的則是戰爭的硝煙。社交媒體算法會在多大程度左右人們的認知?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挪威新聞團隊對俄烏衝突中的 TikTok 展開了調查。

深度報道精選:停貸潮中的爛尾樓業主

7月,中國出現了爛尾樓盤業主“抱團停貸”現象,接二連三的“《停貸告知書》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傳播;斯里蘭卡也在這個月宣布國家已經破產,那裡的華人現在的生活狀況如何?我們精選了七月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報道工具和技巧

從網頁、圖像或掃描件中快速提取數據的三個方法

對於數據記者來說,快速提取及整理數據尤為重要。但我們找到的原始文件往往並非格式化儲存的,它們可能散布在網頁各處或是以圖像、掃描件形式存在。但藉助這篇文章中所推薦的幾個工具和方法,不需要任何編程技巧,你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不可讀的數據進行提取和整理。

深度報道技巧

來自法國知名調查記者的15點採訪和寫作技巧

法國知名調查媒體 Mediapart 的聯合調查主任 Fabrice Arfi 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調查記者,他只有中學學歷,卻在過去十五年間主導了多個重磅調查,包括前總統薩科齊的醜聞等。在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在記者自我成長、培養消息源、採訪突破、寫作等方面的經驗和技巧。

2022路透數字新聞報告:全球媒體出現了哪些新趨勢?

路透新聞研究院不久前發布了長達164頁的《2022數字新聞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整體新聞消費量在大幅下降,對新聞感興趣的人數也在急劇減少。但同時也出現了值得留意的新的發展趨勢,例如新聞短視頻、播客的風靡,虛假信息成為受人們關注的議題等。

深度報道技巧

來自普利策獎得主的9條寫作建議

找到自己的寫作風格、落筆之前給你的選題寫一段推銷語、用來自現場的聲音講述你的故事、隨時和編輯進行溝通……憑藉水資源調查而獲得普利策獎的調查記者/編輯 Henry 和 Fredrick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九點給記者的寫作建議。

數據新聞

深度報道精選:生為女性是原罪嗎?

“唐山打人案”轟動中國網絡輿論。要求女性主動規避風險,肩負自我保護的特殊負擔,真的能為她們帶來安全?還是會將她們的生活和行動置於處處恐懼之中?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六月幾篇值得一讀的深度報道。

深度報道技巧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數據庫進行環境調查?

藉助衛星圖像、地理信息數據庫等工具,調查環境破壞正在變得越來越容易。在這篇文章中,來自環境調查論壇的記者分享了他們最常用的工具和數據庫,包括監測全球天然氣燃燒的“燃燒地圖”、谷歌地球引擎和區域性的調查數據庫。

可持續發展

“訂閱難”困境:為什麼越來越少人願意為新聞埋單?

如何讓用戶願意付費並持續付費,仍舊是困擾新聞業的一大難題。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雜誌媒體訂閱數在疫情期間持續降溫,印刷報業更是下滑明顯,過去兩年內訂閱數總體下滑7%。這篇文章編譯了近期多份研究成果,挖掘新聞業“付費難”困境背後的潛在受眾心理並探索可行的出路。

深度報道技巧

如何保護手機通訊錄的信息不被泄露?

對記者來說,保護消息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但在雲時代,數據同步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藏泄露風險。在這篇文章中,數字安全培訓師 David Huerta 分享了如何透過簡單的設置,保護你的通訊錄信息不被泄露。

深度報道技巧

《紐約時報》團隊如何調查戰爭中的平民傷亡?

今年普利策獎國際報道獎得主是《紐約時報》關於美軍空襲造成敘利亞平民傷亡的報道,在這篇文章中,這組報道的參與者分享了他們是如何想到這個選題,以及如何利用開源工具、數據庫和公開信息申索而最終完成了這篇重磅調查的。

《南華早報》是怎麼做數據可視化的?

作為世界上最有趣的數據新聞團隊之一,《南華早報》的數據新聞作品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在這篇訪談中,《南華早報》創意總監、設計師分享了他們在設計理念、團隊協調和跨部門合作等方面的經驗。

深度報道精選:城裡的人想出去

碩博生離開大城市、湧入縣城成為了新趨勢,他們過上想要的生活了嗎?與此同時,上海封控兩個多月後逐漸鬆動,許多人動身離開這座城市。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這個月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深度報道技巧

如何報道性騷擾/性侵案件?來自三位女性記者的建議

報道性騷擾/性侵案件面臨很多困難,由於當事人的證言往往缺乏其他證據佐證,被指控人常常會採取法律行動進行回擊。同時,採訪倖存者時技巧也尤其重要。如何獲得她們的信任,同時讓出街後的報道無懈可擊?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記者分享了她們的報道經驗。

深度報道技巧

從調查報道到 Netflix 紀錄片,《Tinder 詐騙王》背後的故事

最近頗受歡迎的 Netflix 紀錄片《Tinder 詐騙王》是根據挪威媒體 VG 的一篇調查報道改編而成。我們對話了兩位參與調查的記者,聊了聊他們看到自己的報道出現在世界最大的流媒體平台上是什麼感覺,將調查報道改編為紀錄片的經驗,以及他們有沒有在這個改編中大賺一筆。

深度報道技巧

商業調查報道要如何操作?

記者柳書琪以《中公教育巨額利潤消失之謎》為例,分享了如何在財報中發現商業調查選題、如何做採訪前案頭工作、如何突破採訪、在大量採訪素材中如何進行取捨、如何安排文章架構等問題。

深度報道精選:疫情中的上海

當上海市被隔離柵欄割裂成一個個的封控、管控區域,醫護、團長、居委會成為了話題主角,慢性疾病病人、獨居老人等群體一方面被輿論熱議,卻又被某些人遺忘。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審視四月的上海。

從瀕臨倒閉到年收入破億,法國調查媒體 Mediapart 是如何做到的?

Mediapart 是一間法國調查媒體,它沒有廣告,也不依賴政府補助,去年收入卻高達驚人的2130萬歐元,其中98%來自於訂戶。它十年前也曾處於瀕臨倒閉邊緣,卻透過獨家的深度報道、創新的經營模式成長成了法國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GIJN 的法語編輯 Marthe Rubio 在這篇文章中探究了 Mediapart 成功的秘訣。

深度報道技巧

想報道野生動植物非法走私?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份實用手冊

野生動植物的走私正在破壞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並傳播疾病。這是一個國際性的議題,幾乎每個國家都可以參與調查。GIJN 的近期出版的一份關於調查野生動植物走私的調查指南,這篇文章從中選取了一些重要內容,包括如何獲取有關偷獵者的線索和報道、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協助調查等。

穀雨實驗室高級編輯金赫

深度報道技巧

對話穀雨實驗室編輯金赫:寫作要透過“陌生化”,恢復人們對於具體事物的感覺

在這篇文章中,穀雨實驗室編輯金赫分享了選題方法、文章結構、寫作技巧等要素。他說,寫作想要取得成功,需要有獨特的視角,獨特的細節,或者獨特的理解,去恢復人們對於具體事物的感覺。“哪怕僅僅是一刻鐘,我們知道了,生活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深度報道精選:一架飛機的墜落

3月21日下午,一架飛機的墜落,打破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莫埌村的寧靜,也打破了中國已經保持十二年的零致死空難紀錄。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3月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了解這場驚動整個中國的空難,以及它的後續影響。

深度報道技巧

如何利用開源工具調查戰爭中的犯罪?

報道戰爭中的犯罪行為在以前是一項艱巨且會威脅生命的任務,但藉由開源調查技術,這項工作現在變得容易了很多。這篇文章分享了15個利用開源工具調查戰爭中的犯罪的方法,包括如何發現信息來源、如何進行核實工作、如何對戰爭中的軍事單位進行分析等方面。

事實核查

有據:這個由志願者運作的事實核查項目,讓中文讀者擁有可信的國際資訊

“有據核查”是2020年成立的獨立事實核查平台,專註於對中文國際新聞進行事實核查。它主要依靠志願者運作,連接了大學、媒體和互聯網平台三方力量,也通過工作坊、訓練營等形式提升公眾媒介素養。在這篇文章中,主理人魏星分享了創辦這個項目的初衷和它的運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