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南沙萬頃沙方艙鳥瞰圖。圖:受訪者提供

文章

主題

深度報道精選:被清倉的方艙醫院、“媽媽崗”爭議、“罵遊戲”產業鏈

2022年11月,廣州市的南沙萬頃沙方艙醫院投入僅十天,便因為中央政府突然徹底放開新冠防疫政策而變得再無用武之地。兩年後,它已變身成為“小商品市場”,成批出售曾用於隔離的集裝箱、各類家電和生活物資,曾經的“防疫陣地”如今正被清倉出貨。

近月,中國多個地方政府推廣“媽媽崗”,部分原因是方便女性兼顧家庭和工作,鼓勵生育。然而,這種崗位很快引發爭議,有人認為這看起來是全職媽媽的退路,事實上反而為女性們套上枷鎖,甚至令育兒女性在職場上被邊緣化。

“罵遊戲”突然成為了一個產業鏈的關鍵一環。反對遊戲-引發家長焦慮-引導消費,最終衍生出以家長為對象的宣講會、幫家長跟孩子交友的“卧底”老師,以至著名的戒網癮學校。這個產業號稱以青少年為對象,幫助他們擺脫“網癮”、“遊戲癮”,引領他們的生活重返正軌,結果卻往往加深了他們的被忽視。

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6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清倉”取代“清零”:方艙時代隱入塵煙

出品:水瓶紀元

南沙萬頃沙方艙鳥瞰圖。圖:受訪者提供

2022年11月中旬,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南沙萬頃沙方艙醫院在12天內拔地而起,被宣傳為“動態清零”政策下的抗疫保壘。

作為醫護人員進駐萬頃沙方艙的徐清如(化名)記得,進入方艙後的第一反應是“大”,但待了不到一周,見到的病患不超過千人。徐清如和同事討論過,儘管官方通報“疫情嚴峻”,但醫護人員看到的多是輕症患者,從專業角度判斷,這些患者居家服藥7至10天便能大致痊癒。

2022年12月7日,國務院公布新冠病毒防疫措施“新十條”,其中包括“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以及“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如是者,南沙萬頃沙方艙在投入使用僅十天後,突然失去了用武之地。

南沙方艙醫院很快人去樓空,兩年後悄然變身為一個“小商品市場”,成批出售曾用於隔離的集裝箱、各類家電和生活物資。曾經的“防疫陣地”,如今正被清倉出貨。

4月底,南沙方艙的部分廂式隔離屋已被預定或售完。圖:林一

《水瓶紀元》的記者到南沙方艙醫院的“遺址”看過,發現當地留下了各類雜物和生活垃圾,甚至有一些項目施工資料、票據、合同評審表等被隨意丟棄在地上。一份落款時間為2022年12月1日、主題是“南沙健康驛站1號地塊集成衛浴施工後質量維修事宜”的工程聯繫函上寫着:“已施工完成的衛浴存在大量衛浴漏水、高低不平、損壞、無法通水、管道堵塞等情況,導致遲遲無法驗收,致使嚴重影響工期。”

《水瓶紀元》記者在現場拾取的另一份中建四局第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合同評審通用表則顯示,南沙方艙項目為政府應急工程,建設單位為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中心,委託(中建)四局承建。“根據最新合同談判”,南沙方艙項目總投資從20億元修訂為19億元(不含醫療設施設備、衛生用品等醫療物資),其中1號地塊施工承包合同額為85327.67萬元,預付款60%,竣工結算至97%,3%為質保金。這份合同評審通用表上並無公章。

報道指出,官方至今尚未完全披露南沙方艙的實際投入。不過,兩份政府公開文件提供了相關數據 ——《2022年度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中心部門決算》顯示,當年廣州為建設南沙健康驛站等11個方艙醫院和隔離點支出近18億元,若以南沙方艙移交床位數所佔比例來推斷,則南沙方艙項目支出約10億元。《2025年廣州市重點公共建設項目管理中心部門預算》亦載明,廣州南沙健康驛站已完成合同結算,2025年為此支出4.321億元。

不過,有當年一些進場施工企業的負責人透露,當初參與南沙方艙建設的企業,不少尚未收到工程餘款。其中一名企業負責人表示,自己的企業還有約40%款項未結清,中建四局也沒有任何實質性解釋:“我們就只能打電話、發信息催。”

另一家負責工人調配的勞務分包企業負責人王權(化名)更是陷入討薪無門的困境。在南沙萬頃沙方艙項目上,他自行墊付了20多萬元工人工資,另外上家還有30%多的餘款尚未結算。王權沒有合同,對接人也在2024年年中離職,拿回自己的錢對他來說遙不可及。

全網熱議的“媽媽崗”,我不敢說羨慕

出品:新周刊

走街串巷的益力多小姐。圖:老!簡娜蒂

你聽說過“媽媽崗”嗎?顧名思義,這是為有帶娃需求的女性所定製的崗位。

據《湖北日報》報道,5月28日上午,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省婦聯聯合印發《關於推行“媽媽崗”就業模式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決定在全省推行“媽媽崗”就業模式,方便寶媽們邊帶娃邊工作。通知指出,“媽媽崗”是指能夠吸納法定勞動年齡內對12周歲以下兒童負有撫養義務的婦女就業,工作時間、管理模式相對靈活,方便兼顧工作和育兒的就業崗位。

其實,自2023年以來,中國各地的企業就已經開始設立“媽媽崗”。無論是在工廠、餐廳還是酒店,“媽媽崗”員工都能擁有彈性的上班時間,大多數是早上8點到下午4點半,正好方便她們接送孩子上下學。

針對“媽媽崗”,多數公司保證給買社保、周末雙休、不需要加班、請假方便。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給“媽媽崗”的工資不會太高。再者,“媽媽崗”女性即便能按時下班,但下班後依然要帶孩子和做家務 —— 這是她們每天都在做的“無酬工作”,卻總是無法被人看見。

儘管如此,不少寶媽依然表示心動,紛紛留言詢問自己的城市是否有這樣的招聘,評論區中儼然城市“報菜名”現場⋯⋯

罵遊戲,賺大錢

出品:正面連接

圖:Ryan Johnson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孩子像中國的孩子一樣,玩遊戲玩這麼痴迷的……100年前別人都說我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就是因為鴉片,100年以後的今天,人們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姿勢,跟那一模一樣。”

“罵遊戲”是一場盛大的進軍,王琨是裡面的佼佼者。他在全網擁有上千萬粉絲,多次在視頻中反對遊戲,包括上面那段話。這個隊伍的背後,跟隨着一大批中國家長。他們的共通點之一,是孩子都玩遊戲。

這些家長被寬慰、被貶低、被誘惑,也主動成為鏈條里的一環。機構提出的願景 —— “還您一個好孩子”,令這些家長無法拒絕,縱然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意味着付費和收割。令家長熱血沸騰的線下宣講會,入場券1000元;幫你與孩子交友的“卧底”老師,普通款12980元,督導款19980元;成為瘋狂英語李陽的大弟子、“高級合伙人”,售價18萬;戒網癮的特訓學校,半年收費3萬;王琨甚至敢於承諾負責孩子的“一生”,包括學業、事業、擇偶,最終讓你孩子的成功企及岳雲鵬、劉翔、周杰倫⋯⋯前提是39萬8。

在“罵遊戲”的賽道上,除了最核心的網戒學校,還吸附了眾多周邊營銷方式,包括散落在各平台的網戒短期訓練營、罵遊戲的“頂流講師”,以及線上賣課、帶貨、直播打賞的自媒體創作者。

由於灰黑產的不透明特性,該產業具體規模難以準確統計。據《中國新聞周刊》在2017年報道中的測算,全中國網戒學校的市場規模達400億。2025年,科技媒體“藍字計劃”在此基礎上推算,包含網戒學校在內,加上短期訓練營、網紅講師等,全產業規模已超700億。

反對遊戲-引發家長焦慮-引導消費,這已構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在這個產業鏈的終點是最需要關注的那群人 ——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得到了什麼呢?在以教育為旗號的背後,是口號、動員、欺騙,乃至暴力。

遭遇“惡魔醫生”劉翔峰的患者

出品:三聯生活周刊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圖:新京報

王有志記得,2014年他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普外科的手術室出來,看到手術記錄單上寫着“輕度異型,未見惡性腫瘤”,始終覺得“不對路”。他後來才明白,自己手術時患的是血管瘤,醫生卻當成肝癌治療,通過手術切除了他的膽囊,並在他的身體里安裝了化療泵。

王有志為此前後花費了20餘萬治療費,被鑒定為九級傷殘,拖着羸弱的身體打工還債,直到2022年在網絡上看到關於當時的醫生劉翔峰違規醫療的舉報,才下定決心提出起訴。司法鑒定結果顯示,湘雅二院對王有志的傷殘負有完全責任。法院於今年1月作出判決,醫院應賠償王有志57萬餘元的損失和2萬元的精神撫慰金。

王有志不是唯一的受害者。2024年10月31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劉翔峰構成故意傷害罪、受賄罪、職務侵占罪等,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7年,並處罰金42萬元。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劉翔峰在湘雅二醫院工作期間,為牟取額外手術費用,單獨或夥同被告人羅原燈誇大患者病情、虛構患者病徵,給6名不具備相關手術指征的患者實施手術,致5人重傷、九級傷殘,1人輕傷;利用職務便利,在引進醫藥產品上為他人提供幫助,收受賄賂66萬餘元;利用主持或參與手術的工作便利,收受醫藥產品銷售人員回扣358萬餘元,非法侵佔價值193萬餘元的手術耗材。

在近期引起全網關注的湘雅二院規培醫生羅帥宇之死背後,這位“惡魔醫生”劉翔峰的犯下的罪行再次被看見。

“身份”風波下,哈佛中國留學生的複雜心事

出品:極晝工作室

當地時間2025年5月27日,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民眾集會支持哈佛大學外國學生。圖:IC photo

一周前,他們一度以為自己無法畢業。如今,站在哈佛古老的廣場上,他們用掌聲與歡呼回應最後一課。5月29日、哈佛大學第374屆畢業典禮上,校長剛開始致辭,就被熱烈的掌聲打斷。校長沒有提及那場席捲整個春季的風暴,只是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正如它應有的模樣。”

中國畢業生 Sophia 看到,那一刻大家紛紛起立,高舉手中代表學院的信物 —— 地球儀和書本。她的眼眶也濕了,感受到自己屬於一所仍願意張開雙臂的大學。不過她也清楚,這份歸屬感有着現實的邊界:“校長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學校歡迎我們,但這個國家不歡迎我們。”

對國際學生來說,這場風波中的畢業典禮,正像過去一段時間的縮影 —— 圍牆之內,繼續宣告着全球化的理想;圍牆之外,關於“身份”的風波仍在激蕩,成為必須直面的現實重負。

在很多代中國學生心中,哈佛大學如同一種文化象徵,一直被視作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這一場衝擊國際學生的身份風暴,打擊不僅僅是政策層面的,也是心理層面的。在信仰全球化的時代中成長起來的精英學生,他們中的一些如今也開始重新審視世界的樣貌。

在持續震蕩的政策衝擊下,許多中國學生不得不做出抉擇 —— 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開始籌劃退路;尚未入學的新生也在重新審視:還要不要來哈佛?還要不要留學美國?動蕩之中,一批年輕的精英正在重新凝視美國、全球與自我——他們關於未來的信念,正經歷一場集體校準。

百年一遇洪水過境懷集縣

出品:北青深一度

洪峰過境時的航拍畫面。圖:北青深一度

對於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的老百姓來說,洪水和內澇並不陌生。懷集縣誌辦公開數據顯示,懷集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多條,以“一江四河八水”最為有名。全縣河溪多年平均徑流量40.51億立方,過境客水7.96億立方。

每逢雨季,懷集縣城都要應對“洪峰”衝擊,但今年的情況超出預料。6月18日7時05分,綏江懷集站出現55.22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5.22米,官方發布消息稱:“這是懷集超百年一遇,建站以來歷史最大洪水。”

洪水過境時,一位還有8天臨產的孕婦,坐着皮划艇被運了出來;一個騎摩托的中年男人懇求救援隊把他送回被水圍困的家中,他要到剛剛病逝的母親床前盡孝。洪水過後,縣城居民無論老幼都穿上雨鞋,拿起掃把,開始鏟走淤泥。對於常年“泡水”的懷集人來說,他們早已習慣了與洪水共生。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

報道指南 資源中心

“有據”出品的《事實核查手冊》

本手冊以案例的形式介紹了常用的文字、圖片和視頻核查工具,也涉及事實核查的工作流程、信源評估,並譯介了國際事實核查機構慣用的職業準則與實踐,希望能為中國的事實核查業者和觀察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南華早報》是怎麼做數據可視化的?

作為世界上最有趣的數據新聞團隊之一,《南華早報》的數據新聞作品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在這篇訪談中,《南華早報》創意總監、設計師分享了他們在設計理念、團隊協調和跨部門合作等方面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