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資源中心

文章

主題

如何調查學術不端行為?

其他語言

2022年,根據“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博客和數據庫的記錄,學術期刊一共撤回了超過4600篇科技術論文,撤稿的原因通常是倫理違規或研究中涉及欺詐。

雖然撤稿量僅占每年發表的所有學術論文的一小部分,但糟糕的研究可能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一些研究涉及新藥物、外科手術程序和疾病預防計劃——這些都直接影響公共衛生和安全。此外,政府也會依靠學術研究制定相關政策,來處理犯罪、教育、道路安全、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等領域的問題。

2023年11月30日,《記者資源》(The Journalist’s Resource)主辦了一個免費的網絡研討會,幫助記者發現和報道有問題的學術研究,三位專家分享了他們報道學術不端領域的經驗和見解。

這三位專家分別是:Ivan Oransky,全國衛生保健記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lth Care Journalists)的前主任,他在紐約大學教授醫療新聞,也是“撤稿觀察”的聯合創始人;Elisabeth Bik,一位微生物學家和科學誠信顧問,被譽為“圖像調查領域的公開代表”;以及Jodi Cohen,ProPublica 的獲獎調查記者,其系列報道《300萬美元研究故障》(The $3 Million Research Breakdown)揭露了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一項精神研究中的不當行為。以下是這三位演講者的主要觀點:

1. “撤稿觀察”和 PubPeer 是兩個在線資源,可以幫助記者識別和追蹤研究欺詐和錯誤。

撤稿觀察”是一個於2010年啟動的博客,是一個研究從學術期刊中被撤稿件的資源寶庫,這個網站的特色包括:

  • “撤稿觀察”數據庫,記者可以使用它來搜索與特定研究者、大學或研究機構相關的撤稿。你可以用它來發現一些撤稿的規律——例如研究一起工作的研究者群體之間或同一機構的多名研究者之間的撤稿。
  • “撤稿觀察”排行榜,這個排行榜列出了撤稿論文數量最多的研究者名單。
  • 一份論文偵查者名單,包括自稱為“數據惡霸”(data thug)的 James HeathersMichèle B. Nuijten,他們與 Chris Hartgerink 一起創建了 statcheck,旨在找出心理學論文中的統計錯誤。這些專家中的一些人使用化名,以防遭到報復和騷擾。

“撤稿觀察”幫助 Cohen 報道並為 ProPublica 調查知名兒童精神科醫生 Mani Pavuluri 提供了支援。

“撤稿觀察”網站截圖

“這為我們深入探究這一議題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Cohen 在網絡研討會上向聽眾分享:“那裡蘊含的信息海量,以及利用該數據庫的能力確實令人讚歎。”

2018年 Cohen 與《高等教育紀事》合作發表的報道,揭露了 Pavuluri 違反了研究規定,在13歲以下的孩子身上測試了強效的鋰葯,並未妥善告知家長研究潛在的風險,其後又通過偽造數據來掩蓋其不端行為。Cohen 指出,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因 Pavuluri 的不當行為及監管失責而遭到了巨額罰款,聯邦政府要求該校退還國家衛生研究院為 Pavuluri 研究提供的310萬美元。

PubPeer 是一個研究人員之間相互進行評審工作的平台。由於評論是公開的,記者可以部分見證評審的過程,並搜集對新聞報道有價值的信息。

Bik 在研討會上強調,PubPeer “經過精心維護”,以減低對研究人員工作進行人身攻擊和無根據猜測的可能性。該網站列明了評論規則,要求用戶基於可公開驗證的信息並註明來源,禁止進行無端指控。

“你不能在 PubPeer 說‘你是個騙子’就完了,’”Bik 說:“你需要提出證據和論證,這類似於同行評審報告。”

PubPeer 在學生記者 Theo Baker 調查斯坦福大學校長 Marc Tessier-Lavigne 合著的學術論文時發揮了關鍵角色。Tessier-Lavigne 最終辭去職務,而《科學》系列雜誌的主編 Holden Thorp 在去年8月底宣布,兩篇 Tessier-Lavigne 的論文被撤回

PubPeer academic journals articles

PubPeer 網站截圖

《記者資源》在8月份提出了一個使用 PubPeer 的技巧清單。該清單的首要建議是:安裝一個免費的PubPeer 瀏覽器擴展。當你查看一篇已發布的研究論文,或者當你瀏覽一個鏈接到研究論文的網站時,這個瀏覽器擴展會提示你 PubPeer 上的相關評論。

2. 在報道初期,邀請獨立專家協助驗證一項研究是否有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在報道學術研究涉嫌欺詐的問題時,從獨立專家那裡得到指導是極為重要的。如 Elisabeth Bik 一樣的專家能夠幫助你判斷一項研究是否存在問題,以及這些問題是否有意為之和它們的嚴重程度。

在網絡研討會上,Bik 建議記者在調查初期就可以求助相關領域的專家,Bik 專長於識別誤導性和被篡改過的圖像,其他專家可能專註於如統計異常或利益衝突等問題。

據 Bik 在 Science Integrity Digest 博客中所述,她的工作已促成了1069次撤稿、1008次更正和149次表達關注。期刊編輯在意識到某篇學術文章可能存在問題,或者調查結果不明確但有充分跡象表明存在信息誤導或不當行為時,通常會發出對該文“表達關注”。

Bik 強調記者在糾正科學記錄和要求研究者負責方面的重要作用。“只有極少數存在重大問題的論文會被更正或撤回”、“機構層面調查需要花費數年時間完成,而且極少會有[因此產生的]行動,而那些實驗室的領導、導師、監督者和負責人,很少有人被問責。”

Oransky 建議記者熟悉那些在科學調查領域活躍的人,其中一些人在X上很活躍,X之前被稱為Twitter。他說:“你能找到許多從事這類工作的人……他們就像你能找到的一類消息來源。”

Oransky 進一步指出,記者們可以關注以下一些普遍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

  • 數據造假
  • 篡改圖片
  • 剽竊
  • 重複或“自我剽竊”——研究者復用自己之前發表的研究中的文字或數據,並將其用於新論文中。
  • 偽造同行評審——部分或完全偽造或篡改的同行評審過程,以確保論文發表。
  • 論文作坊——專門製作並銷售論文的機構。
  • 著作權問題。
  • 出版商的錯誤。

3. 獲得學術欺詐的最佳方法就是報道學術欺詐。 

Oransky 分享了他和“撤稿觀察”網站的其他成員不斷接收到關於研究不端行為的舉報,而舉報者也會聯繫他們認為會對這一問題進行報道的記者。

Cohen 進一步解釋說:“你報道學術不端行為,然後人們就會找到你。除非你在這個議題上不斷有報道,否則人們不會知道你的存在。而且並非一定要持續報道,只要你開始報道這個議題並展現出你的興趣,你就會獲得更多的新想法。”

記者還可以通過查閱法庭記錄等方式來檢查學術不端的指控,也可以向公立大學請求調查報告以及研究者及其監督者之間書面通訊的副本。Cohen 指出,如果研究涉及人類受試者,記者可以請求評審委員會成員之間通訊記錄的副本,該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研究以保護人類受試者的安全與權利。

Cohen 還建議記者向本地大學請求與研究資助及退還給資助者款項的相關記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維持着一個數據庫,其中記錄了接收聯邦資金進行生物醫學研究的機構名單。

Cohen 建議:“你可以開始對你調查的機構進行一些初步的研究”,“保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對數據進行質疑,對你報道對象提出問題。”

4. 與你的編輯團隊討論是否及如何保護那些希望匿名的吹哨人和專家的身份,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很多在 PubPeer 或其他在線平台提出研究質疑的專家都是匿名的,因為他們不願意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

Cohen 解釋道:“可以想象,並非每個人都願意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的全名,因此有人選擇使用各式各樣的假名,儘管近期有些人開始勇敢地以真名示人。但無疑,這份工作不會為你贏得太多支持者。尤其是那些被我們批評的作者,有時候會對此表示強烈不滿,這種反應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甚至採取了起訴或威脅起訴我們的行動。”

Oransky 表示,他完全不介意讓相關領域的專家/吹哨人保持匿名,他們可以詳細闡述自己的擔憂並向記者展示證據。正如對待任何消息來源一樣,記者需要獨立核實從匿名來源處獲得信息。

“對於那些處於脆弱狀態的匿名消息源——無論是舉報者還是指出實驗室問題的人,特別是那些職位較低的人——只要你和你的編輯知道他們是誰就可以,這就是我的原則,”他說:“我們想要了解他們為什麼選擇匿名,但這理由通常很明顯。”

本文由《記者資源》首發,全球深度報道網獲授權翻譯轉載。


Denise-Marie Ordway 於2015年加入《記者資源》,之前,她曾在美國及中美洲的多家報紙和電台擔任記者,包括《奧蘭多哨兵報》和《費城詢問報》。她的文章也曾發表在《今日美國》、《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出版物上。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