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982 篇文章

報道工具和技巧

面對報道新冠疫情的心理創傷,新聞人要如何療癒?

在報道像新冠疫情這樣的災難時,不可能不給記者們帶來心理創傷,這時我們要如何進行療癒?新聞創傷領域的著名心理學家凱特·麥克馬洪和我們分享了在報道創傷事件時的前期準備工作,報道期間和後期的自我恢復方法。

Zencastr:輕便易用的遠程播客錄製工具

Zencastr 是一款專門為遠程錄製播客而生的工具。它的使用非常簡單,你不需要下載任何應用,在瀏覽器上就可以直接使用。在每次錄製播客前,你都可以生成一個專屬的虛擬錄音間鏈接,然後只要把這條專屬鏈接發給一起參與錄製的朋友,他們在瀏覽器上打開就可以加入錄製。

深度報道方法

報道新冠疫情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我們採訪了全球13位知名記者

在這場迅速蔓延的疫情中,調查記者應該從哪裡入手?哪些工具和技術能夠大大助力你的報道?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對話了全球13位知名記者——其中包括了調查虛假信息、供應鏈和開源工具等領域的專家,聽聽看他們都有哪些建議。

深度報道方法

法國調查媒體 Mediapart 如何報道性侵案件?

性暴力報道曾在很長時間裡得不到重視,常被人們與花邊新聞混為一談,無法成為特定的新聞報道領域,記者們也普遍缺乏相關領域的報道經驗。但成立於 2008 年的法國調查媒體 Mediapart 在這十多年中,通過多篇專業、紮實且富有人文關懷的調查報道,讓性暴力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議題。全球深度報道網法語編輯 Marthe Rubió 專訪了 Mediapart 的資深記者 Lénaïg Bredoux 和 Marine Turchi,與她們一起討論了媒體應該如何報道性侵案件。

面對重重阻力,這群捷克記者通過跨境合作追蹤金流

在2013年捷克調查性新聞中心成立之前,國際有組織犯罪在捷克幾乎沒有受到多少關注。但中心成立之後,他們與當地和國際媒體開展合作調查,扳倒了多位政府高官,並揭露黑手黨頭目的隱秘財富。在重重威脅下,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數據新聞

疫情之下,數據的 100 種表達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的暴發搶過了庚子春節的主調,身處其中,我們親自為這場抗疫寫下註腳。疫情實時地圖、擴散路徑還原、感染人數建模、問卷信息收集……澎湃新聞·有數編輯部整理了一批優質數據項目,來看數據的100種表達方式,重溫數據創作者們在這次疫情中貢獻的力量。

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新冠疫情如何蔓延全球?

新冠疫情在中國趨於緩和的時候,卻在全球快速蔓延:美國的確診感染人數在3月27日已超過10萬人,成為全球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英國首相約翰遜也確診感染;意大利因為感染而導致的死亡人數也超過了九千人……嚴峻的形勢下,世界各地的新聞人也在用數據解答公眾所關心的問題:新冠疫情是如何蔓延的?在公共場合,什麼才是有效的病毒防範?保持社交距離的作用有多大?

報道工具和技巧

調查記者蘇珊·科姆里:我用什麼工具進行調查報道?

南非調查記者蘇珊·科姆里長期從事調查報道,她參與揭露古普塔家族和南非前總統祖馬之前權錢交易的調查報道 #GuptaLeaks。這一系列報道深入古普塔帝國的每個角落,也獲得了2019年全球亮光獎。看她最愛使用的調查工具都有哪些?

夾縫之中,這群意大利記者如何調查跨境犯罪?

意大利調查報道項目(IRPI)成立於2012年。在募資困難、缺乏資深記者加入和人身安全面臨威脅的背景下,幾名年輕的調查記者通過跨境合作,走出了一條國際化路線。這不僅讓他們的作品遍及全球媒體,也反映了現今跨國犯罪的特質。

深度報道技巧

如何報道新冠疫情?前線記者們總結了十點經驗

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中文媒體上出現了許多優秀報道,有的揭露了疫情何以爆發的關鍵事實,有的講述了生活在疫區的人們的真實狀態,有的用深入淺出的方法解答了公眾對疫情的疑惑……這些報道是如何做出來的?參與報道的記者們又有什麼經驗可以和我們分享?全球深度報道網採訪了幾位參與此次疫情報道的一線記者,總結出了十點新冠疫情的報道經驗。

數據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中,中文媒體如何進行可視化報道?

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間,中文媒體中出現了大量關於新冠肺炎的深度報道和數據新聞,它們或揭露了疫情何以爆發的關鍵事實,或講述了疫區的真實狀況,或用深入淺出的方法解答了人們的困惑……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從眾多數據新聞作品中精選了十個值得一看的作品。

報道工具和技巧

調查記者萊昂內爾·福爾:我用什麼工具進行調查報道?

調查記者萊昂內爾·福爾長期專註於商業調查報道,參與報道過殼牌公司和意大利埃尼集團(Eni)在收購尼日利亞油田時涉嫌行賄、肯尼亞知名博彩公司 SportPesa 在網絡賭博熱潮中大賺一筆、英國布拉柴維爾基金會為剛果總統德尼·薩蘇-恩格洗白形象等議題。看看她最愛使用的調查工具都有哪些?

深度報道方法

如何避開流行病報道中的「雷區」?

從2003年的SARS到今年的新冠疫情,新聞媒體在每一次大規模傳染病的爆發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從最初的預警,到疫情發生時的狀況、人們的反應,再到對疫情何以發生的追問,每一環新聞媒體都無法缺席。記者應如何客觀準確報道流行病,流行病報道中又存在着哪些可以避免的“雷區”?

深度報道方法

跨境調查報道如何做?我們從《穿山甲報告》中學到的十點經驗

自去年年初,來自 14 個國家/地區的 40 多名記者,就穿山甲非法貿易,進行了大範圍的跨境調查。去年9月底,長達上萬字的重磅調查《穿山甲報告:一段通向滅絕的旅程》在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正式發布,其後引發巨大反響。這個成功的跨境調查項目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需要怎樣的“闢謠”?

闢謠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具體操作上看,在信息紛繁複雜又傳播極快的環境中,闢謠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驟和原則,才能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從更深層次看,闢謠關乎的是定義真相的權力,它需要依賴具備獨立性和公信力的機構,以及尊重事實的社會文化和開放的社會心態才能更好地運轉。

#GIJC19 側記:帶着中國對歐投資的課題,我在大會現場聽見了“人的故事”

之前在中國做國際新聞,我總有種感覺——在媒體上看到的故事往往和短暫空降到現場的觀察形成鮮明反差。而這一次,當我帶着中國對歐投資的大課題來到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的現場時,也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反差,打動我的不是報告中的大詞或眼花繚亂的數據,而是背後許許多多「人的故事」。

2019 年全球調查類播客精選

從講述重磅調查故事幕後的 The Tip Off、財新十年調查報道故事集,到重回調查現場的 In the Dark、White Lies,2019年全球都有哪些不可錯過的調查類播客?

依靠訂閱制走過15年,“當今大馬”如何平衡新聞公共性和媒體經營?

馬來西亞媒體“當今大馬”從2004年開始啟用訂閱制。15個年過去,會員收入已佔到了總收入的70%以上,但付費牆並沒有削弱影響力,它目前仍是馬來西亞仍然是最受歡迎和信任的新聞網站之一。在全球新聞業並不景氣的今天,“當今大馬”是如何平衡新聞公共性和媒體經營的?有哪些我們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

從藉機拍片到三萬會員,韓國非牟利媒體“打破新聞”是如何做到的?

韓國非牟利調查機構“打破新聞”在成立之初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甚至連一台相機也沒有。但經過七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三萬多月捐會員的新聞機構,並且融合了報道、廣播、紀錄片等多種媒體形式,在韓國新聞業最不景氣的幾年時間裡,他們是如何取得這些成就的呢?

#GIJC19 側記:記者是一種生活方式

新聞是一種不斷追逐事實的過程,而記者是主動並且享受於這個信息追逐過程的人。這當然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情,需要不斷的學習、訓練。但記者本就不是喜歡容易問題的人。在不同國家,用不同語言,我們身上有一種跨越了國別和語言的共通性,我們都在自己的世界裡追逐最根本的事實。畢竟,這是一群就算坐一趟觀光船也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

深度報道技巧

成為 Instagram 搜索大師的不完全手冊

越來越多人將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平台從 Facebook、Twitter 轉移到了 IG(Instagram)。但 IG 的搜索功能非常難用,如果不知道一點搜索技巧,可能費了半天也找不到你想要的內容。為此,開源調查組織 OSINTCurio.us 的搜索專家特別撰寫此文,教你成為一個 IG 搜索大師。

深度報道技巧

如何寫好一個吸引人的開頭?

對任何寫作者來說,文章的開頭是不容易寫的,對於深度報道作者來說尤其如何。在這篇文章中,資深新聞人 Paul Bradshaw 總結了七種文章開頭的寫作方法。如果你正在為如何寫開頭而苦惱,不妨讀一讀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