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992 篇文章

安保

想要保護個人隱私,先試試在網上人肉一下你自己

關於你個人的身份信息,可能零零散散地散落在互聯網各處,但如果有人想要對你進行人肉,這些信息就會成為他們的有力武器,透過這些信息,他們甚至會找到你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如何保障自己個人信息的安全?也許自己先人肉一下自己,然後將搜索到的隱私信息刪去是最佳的選擇。

想要將你的報道製作成播客?Soundtrap 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

播客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除了要準備提綱和腳本外,錄製和後期剪輯的繁瑣常常讓人望而生畏。Soundtrap 公司最近為播客創作者們推出了一款一站式的解決方案——Soundtrap for Storytellers,透過這個工具,你可以方便地進行遠程錄音、在線處理和剪輯音頻,大大簡化播客節目的製作流程。

數據新聞

這則數據新聞,用六種圖表講述了二戰後德國的人口流動

二戰後德國人口流動的情況,是需要大量並且多樣的數據來支撐的一個複雜的故事。這則新聞出色之處在於,它為每一種數據都精準地選擇了它最合適的方式來呈現。讓你在獲得有效信息的同時,感受到數據之美。

文檔標註、書籤管理和大綱筆記,用 Diigo 打造你的個人知識庫

身為記者,搜集和整理資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面對繁雜而碎片化的信息,Diigo 提這個集文檔標註、書籤管理和大綱筆記於一體的工具,可以大大簡化你搜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過程,讓你在短時間內打造條理清晰的個人知識庫。

後續:互聯網的記憶不止七天,這款 App 想做線上的新聞圖書館

有人調侃說,互聯網的記憶只有七天。時間一過,哪怕再熱門的新聞最後也會變淡,想要追蹤新聞後續更是難上加難。「後續」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需求,它不僅可以提醒你新聞事件的最新進展,還會以時間線的方式展現新聞的完整脈絡。

深度報道技巧

跨境記者第六年,一個人的國際新聞地圖

成為跨境記者已經超過六年,寧卉用重現場、長特寫的方法來寫故事,並試圖引向更大的討論,嘗試自己去畫一個沒有疆域、或是跨越了疆域的世界。

今日熱榜:一分鐘了解網友們都在關心什麼

今日熱榜可以讓你在一個網頁或是 App 中集中瀏覽各大門戶/論壇/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文章/話題,卡片式的呈現方式讓信息密度大大加強,一分鐘內就可以了解今天網友們都在關心什麼。

報道工具和技巧

利用這些工具,搜集散落在互聯網上的零碎信息

想要進行有效的線上調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將你在不同地方搜集到的信息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張相對整全的圖景。那麼,如何找到散落在不同地方的信息呢?這篇文章將為你介紹多款工具,涉及搜索電郵地址、用戶名或其他信息,以及保護你自己的個人信息。

深度報道技巧

2018美國調查記者協會大獎揭曉,有哪些不能錯過的調查報道?

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Investigative Reporter and Editor,IRE)日前公布了年度大獎的獲獎名單。關於緬甸軍方對羅興亞族的種族清洗暴行,也門內戰中囚犯遭遇暴力及性侵的醜聞,以至美國邊境政策造成數以千計的骨肉分離悲劇等調查報道獲得殊榮。

深度報道技巧

田野的技藝:與普利策獎得主張彥聊書寫他者的難與困

普利策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的作品《中國的靈魂》(The Souls of China)最近出版了中文版,台灣非營利網絡公益媒體“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與張彥進行了專訪和對談。除了刊載在“報導者”上的訪談文章以外,李雪莉也分享了她與張彥在田野技巧上的切磋。

深度報道技巧

經濟犯罪已經全球化了,調查報道還在等什麼?

在經濟犯罪都已經全球化的背景下,媒體、尤其是中小型媒體要如何解決全球化下的跨國媒體合作問題?促成日本非營利媒體 Waseda Chronicle 和香港端傳媒進行合作的媒體人徐小童分享了她對媒體跨國合作的思考。

微信用戶對什麼內容最感興趣?微信指數告訴你

微信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10億,是中國最多人最常使用的社交應用。但由於微信朋友圈的封閉設計,我們很難了解非好友都在閱讀和分享什麼內容。「微信指數」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透過它,你可以迅速了解到某個話題的輿論熱度。

CrowdTangle:按一下,就知道大家都在社交媒體上看什麼

身為新聞人,找選題一定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除了新聞事件的公共性之外,話題熱門與否和讀者的口味,往往也會影響編輯們決定是否要做某個選題。不過,每個新聞媒體的瀏覽數據都是機密,如何才能迅速判斷出一個話題或一篇文章的熱度呢?CrowdTangle 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

一器:擺脫算法偏見,如何用 Nuzzel 快速獲取有效信息?

在充斥大量廣告、貓狗照和搞笑視頻的社交媒體上,如何才能迅速定位到你最關心的有效信息?你可以試試看 Nuzzel。透過它,你可以迅速定位社交網絡中被分享最多的文章,只要你 fo 對了相關領域的人,就一定不會錯過該領域中最重要的信息。

深度報道技巧

對話調查新聞網站 Bellingcat 創辦人:如何利用公開資料進行調查報道?

Bellingcat 是一間英國的獨立調查網站,曾對馬航 MH17 空難、也門內戰、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等重要新聞事件進行過調查報道,揭開事件真相。在調查過程中,公開資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Bellingcat 創始人和我們分享了如何在這個假新聞泛濫的時代,核查信息的真實性,並藉助公開資料進行調查報道。

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獎學金現正接受申請

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於9月26日到29日在德國漢堡舉行,我們提供了200個獎學金名額給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媒體人,和從事特定領域報道的記者,只要你符合資格,我們非常歡迎你來申請。

深度報道技巧

專訪調查記者江雪:自由是一種生活方式

調查記者江雪說:“當我有獨立思考的意識之後,我比較嚮往自由,對自己相信的東西就要去實踐,我就會把它作為一個我的生活方式來實行,我可以讓自己活得盡量像一個自由的人。”

過去一年,有哪些中文數據新聞你不能錯過?

全球深度報道網邀請了長期關注數據新聞、製作數據新聞以及實踐數據新聞教學的專家、數據設計師、培訓師,一同為你評選出過去一年最值得關注的數據新聞。

深度報道技巧

寒冬里的星火——中國內地調查記者如何報道2018

這一年的深度報道主要聚焦在企業和個人的不當行為。令我們印象深刻的製藥業事故報道、#Metoo性侵害報道、環境調查等報道發出後,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力:涉事企業被起訴,消費者團結力量,共同抵制侵害個人利益的商品,相關政策和法規相繼出台。

深度報道方法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真正的新聞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許多新聞從業者害怕自己將被機器取代的聲音也逐漸出現。然而,與其驚懼變化,不如擁抱這項技術。這篇文章給我們展示了,人工智能將可能如何幫助記者更好地報道我們如今所處的,愈發複雜、愈來愈全球化和信息過剩的世界,從而拯救新聞業。

當數據可視化遇上短視頻:開啟數讀時代

步入數據時代,“數據可視化”作為一種表達類型、生產類型、內容類型,愈發高頻地走進受眾視野,數據圖表、交互網頁等作品的出現讓我們感受到了數據之美。當數據可視化遇上短視頻會怎麼樣呢?騰訊短視頻Lab特意請來了四位資深的媒體從業者,分享各自的團隊在可視化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製作數據可視化短視頻的乾貨。

數據新聞

請回答2018之可視化乾貨推薦

2018年第一大驚喜當然是可視化大會“遍地開花”,除了線下面基,還有各類線上社群,Makeover Monday每周都會舉行圖表製作比賽,可視化大神在線批改作業,展示優秀作品,幫助可視化愛好者從小白到進階。不同行業的專家也跳進了可視化這個“坑”,專業融合產出了許多創意作品。本文從以下四方面推薦2018年度可視化領域的好學生與優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