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新聞
2017最值得收藏的數據收集、處理及可視化工具指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據在當下的新聞報道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數據挖掘、處理與可視化呈現等也逐漸成為記者技能庫的標配。深度網經授權轉載騰訊全媒派(quanmeipai)最新的數據報道工具整理,以饗希望精進數據技能的記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據在當下的新聞報道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數據挖掘、處理與可視化呈現等也逐漸成為記者技能庫的標配。深度網經授權轉載騰訊全媒派(quanmeipai)最新的數據報道工具整理,以饗希望精進數據技能的記者。
超級颶風和颱風過去來數周接連襲擊美國和中國東南沿海,氣象圖頻頻進入公眾視野,本周數據新聞精選關注預報圖的色彩和形狀,探討如何通過改進視圖設計以達致最佳傳播效果。
數據可視化並非今日才有,五六十年代的《紐約時報》已經出版了大量類似的作品,作為插圖的一種。另外,本期數據新聞精選還會看看印度的嫁妝問題有多嚴重。
全球已經有超過115個國家制定了信息公開相關法律。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資源庫在現有的“信息自由法律”基礎上推出全球信息公開指南,新增加的內容包括“技巧”和“案例”兩大部分。
面對廣告收入下跌,歐美一些媒體將目光轉向用戶經營。而非商業性質的公共服務媒體(public service press)則紛紛推出會員制計劃,嘗試找到可持續經營的模式。
英國數據可視化專家Andy Kirk一直關注該領域的最新進展,每月及每半年都會總結當期值得關注的人物、文章、項目等。他最近就發表了2017上半年最新的數據可視化動向。
今年11月,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在南非拉開帷幕。深度網重刊GIJN總監David Kaplan的回顧文章,分享深度報道大會如何從歐洲、北美髮端,逐步走向南美、亞洲,到現在第一次走進非洲大陸,以及全球性網絡構建對深度報道的意義。
本期數據新聞精選將分享美國互聯網專家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內容分析的可視化成果,而正在熱播的第七季《權力的遊戲》也成為互動新聞的主題。
“視頻剪輯的核心問題,更多應在於敘事而非技術。”繼移動報道工具箱分享後,資深記者、電視製作人Ivo Burum這次介紹運用智能手機進行視頻製作實用工具與手機應用,並講解視頻敘事的注意事項與技巧。
一位英國記者顛覆傳統數據新聞生產流程,寫作、編程、視覺設計一肩挑,堪稱媒體界的“三項全能”冠軍。同樣是來自英國的數據可視化專家推出了圖表工具目錄,將常用的可視化圖標及製作工具一網打盡。
“後真相”時代,假新聞泛濫,事實核查(fackcheck)相應如火如荼,阿根廷、烏拉圭和哥倫比亞三國的事實核查網站負責人受邀分享創立、運營事實網站,對抗假新聞的經驗。
全球數據新聞調查(Global Data Journalism Survey)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數據新聞從業者是一支年輕、專業背景以新聞學為主的隊伍,他們普遍認為數據增強了新聞的嚴謹性。
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於11月16-19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至少六名普利策獎得主將在大會上分享觀點與經驗,內容涵蓋商業調查、數據新聞等。
大學生李文星溺亡案令天津靜海區的傳銷活動成為輿論熱點。率先報道此事的教育類新媒體“芥末堆”和發表多篇調查報道的財經新聞客戶端“AI財經社”表現尤其亮眼。
每當出現突發事件,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現場抓拍”視頻在網上流傳,而核實網絡視頻已經成為嚴肅媒體工作者及研究人員的常規工作。本文手把手教你如何對網絡視頻做事實核查。
本文分享來自拉美的八個優秀交互式深度報道。這些故事都力求通過對不同敘事元素的組合,既深入故事內核,又展現故事的不同切面,緊緊抓住讀者眼球,帶動參與,並誘發他們思考。
本期數據新聞精選將介紹免費網絡教材《適合所有人的數據可視化》,以及若干用於繪製互動式信息圖的R語言工具包,還會看看德國《明鏡》周刊如何呈現醫生和醫藥企業的特殊利益關係。
每兩年一屆的全球亮光獎再度回歸,今年有12篇調查報道佳作從67個國家遞交的211份申請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入圍作品。最終獲獎作品將於11月在南非舉辦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揭曉。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試圖從PDF中提取數據表,發現command C加command V只帶來一堆胡亂排列、不知所云的的數據。南非資深數據記者Laura Grant根據多年的經驗推薦了一組簡單好用的工具,以及使用PDF文檔的小技巧,幫你解決難題。
本期精選帶你看第一份“全球數據新聞調查”所反映的行業現狀與趨勢,了解英國《泰晤士報》如何迅速而有成效地策劃並完成大選專題報道,以及學習更高級的網絡搜索調查技巧。
炙熱的自媒體圈最近頻遇新政,這迫使人們不得不尋找其它渠道以分散風險,比如自建App或網站。當然,傳統互聯網渠道風險也不少,其中包括如何防止黑客攻擊這類網絡安全問題。除了使用付費的安全軟件或服務,本文將介紹一些免費的保護方式和支援渠道,供自建網站人士參考。
公務員編製或者非編製政府僱員及其薪酬待遇,事關公共財政,能很好地說明政府是如何使用納稅人的錢,也間接體現公共服務水平。本文中,資深信息自由政策研究專家Toby McIntosh將帶來多國報道案例,介紹媒體如何利用信息自由法案取得公務員編製和薪酬數據並從中發現新聞。
在6月舉行的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年度大會上,美國奧斯卡獎電影《聚焦》主角之一的原型、《波士頓環球報》記者Michael Rezendes介紹了13條與“線人”打交道的訣竅。全球深度報道網獨家發表中文版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