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超400萬點擊量的數據可視化新聞是怎樣煉成的
2014年7月底,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因嚴重違法違紀被中央開除黨籍,多名部下和親屬被帶走調查。消息一出,中國新聞機構紛紛發表相關調查報道。其中財新傳媒數據可視化實驗室出品的《周永康的人與財》以互動頁面的形式清晰展現事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網,點擊量超過400萬。


銘記今日:終止針對記者犯罪不受懲罰現象國際日
也許很少有人會知道,每四天,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就有一名記者被殺害。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調查數據,2006至2016年間,全球有930名記者被殺害。除了令人心驚的死亡人數之外,這個調查還發現,過去11年里,針對記者的每十起犯罪中,只有一起被定罪。

泰瑟槍殺人?一個非致命武器的致命案數據庫
2004年10月18日,泰瑟國際公司領導人史密斯宣布,美國軍方對泰瑟槍進行的研究表明,這種武器整體效果較好,不會產生致命後果,沒有實質性風險。隨後,它因其“非致命性”而作為警用自衛武器在美國以及全世界廣泛使用。然而,路透社從8月開始發布的系列調查報道卻揭示了不一樣的結論。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讓調查新聞更專業:解析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的亞洲影響力
兩年一屆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通常將集中在不到五天的時間裡,通過100多場研討會、工作坊等環節,給予深度報道記者快速“充電”的機會。而自16年前於歐洲誕生以來,在每屆的五天以外,我們逐漸看到,全球大會的影響正從一個個受益的記者個體擴展到更多元的組織和更廣闊的地區,給各地的深度報道實踐、新聞素養水平帶來積極改變。

數據新聞
如何標準化數據可視化之“美”? | 數據新聞精選
媒體推出的可視化新聞良莠不齊,水準忽上忽下,卻少有懂行的同行或讀者給予反饋。本周的數據新聞給讀者介紹由Perceptual Edge網站創始人、信息視覺化專家Stephen Few提出的一個標準化衡量規則,評價可視化是否達到了必要的效果。

可持續發展 深度報道方法
你的編輯部需要產品經理嗎?
當編輯部迎來“產品經理”這一新角色,新聞可以有怎樣的改變?傳統的采編團隊應如何理解前者並與其展開新型合作?全球深度報道網與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Cindy Royal教授對這些問題作了探討。

數據新聞
槍擊案頻生的美國 媒體如何用數據和可視化呈現問題 | 數據新聞精選
拉斯維加斯的槍擊案造成58人死亡,成為美國歷史上迄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人犯案槍擊案。本期#數據新聞精選#將介紹過去兩年里美國與槍擊案有關的各種類型數據庫、可視化和新聞互動項目。


為未來充電!全球深度報道媒體人獎學金項目一覽
正在尋找提升專業技能或拓寬視野的機會嗎?是否厭倦了編輯部繁雜的日常工作呢?你可以考慮通過申請獎學金進修或進行研究,為未來充電。我們搜集了適合深度報道記者的國際性獎學金和訪問學者項目。


音頻轉錄實測全攻略:這裡有你想要的一切轉錄工具
相信你也有長時間邊聽錄音邊碼字、眼花手酸頸椎痛的經歷。此外,這個機械勞動還會佔用大量寶貴的時間,使記者無法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報道上。為此,深度網結合多方資料,實測市面上推薦的所有音頻轉錄工具,整理出這份清單。

數據新聞
計算機式思維引領下一波數據新聞浪潮 | 數據新聞精選
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的Paul Bradshaw即將出版新書《下一波數據新聞浪潮》(The next wave of data journalism)。他認為下一波數據新聞浪潮的關鍵是計算機式思維,而記者的工作是創造性地將信息置於適當語境,賦予其意義。

可持續發展
讀者選題記者寫 會員制媒體不走尋常路
隨着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式微,盈利的需求逐漸消磨了專攻報道的精力。大方向的頹勢不可逆轉,歐洲的許多記者與編輯仍紛紛創辦獨立機構,在會員制媒體的道路上摸索出了心得。他們用實際案例告訴同行,通過會員眾籌的不僅僅是資金,還可以是創意。

數據新聞
2017最值得收藏的數據收集、處理及可視化工具指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據在當下的新聞報道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數據挖掘、處理與可視化呈現等也逐漸成為記者技能庫的標配。深度網經授權轉載騰訊全媒派(quanmeipai)最新的數據報道工具整理,以饗希望精進數據技能的記者。

數據新聞
熱帶風暴圖引發彩虹配色爭議 | 數據新聞精選
超級颶風和颱風過去來數周接連襲擊美國和中國東南沿海,氣象圖頻頻進入公眾視野,本周數據新聞精選關注預報圖的色彩和形狀,探討如何通過改進視圖設計以達致最佳傳播效果。


數據新聞
紐約時報的“爺爺級”數據可視化 | 數據新聞精選
數據可視化並非今日才有,五六十年代的《紐約時報》已經出版了大量類似的作品,作為插圖的一種。另外,本期數據新聞精選還會看看印度的嫁妝問題有多嚴重。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正式推出 八大技巧總結全球媒體經驗
全球已經有超過115個國家制定了信息公開相關法律。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資源庫在現有的“信息自由法律”基礎上推出全球信息公開指南,新增加的內容包括“技巧”和“案例”兩大部分。

歐美新媒體推會員計劃 成敗經驗值得借鑒
面對廣告收入下跌,歐美一些媒體將目光轉向用戶經營。而非商業性質的公共服務媒體(public service press)則紛紛推出會員制計劃,嘗試找到可持續經營的模式。

數據新聞
2017上半年數據可視化精選 這些人物和項目值得關注
英國數據可視化專家Andy Kirk一直關注該領域的最新進展,每月及每半年都會總結當期值得關注的人物、文章、項目等。他最近就發表了2017上半年最新的數據可視化動向。

從全球會議到全球網絡 調查新聞如何走得更遠
今年11月,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在南非拉開帷幕。深度網重刊GIJN總監David Kaplan的回顧文章,分享深度報道大會如何從歐洲、北美髮端,逐步走向南美、亞洲,到現在第一次走進非洲大陸,以及全球性網絡構建對深度報道的意義。

數據新聞
美國電視新聞里哪國刷爆鏡?數據地圖:中與俄 | 數據新聞精選
本期數據新聞精選將分享美國互聯網專家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內容分析的可視化成果,而正在熱播的第七季《權力的遊戲》也成為互動新聞的主題。


掌握手機視頻剪輯 讓你的移動新聞報道上一台階
“視頻剪輯的核心問題,更多應在於敘事而非技術。”繼移動報道工具箱分享後,資深記者、電視製作人Ivo Burum這次介紹運用智能手機進行視頻製作實用工具與手機應用,並講解視頻敘事的注意事項與技巧。

數據新聞
寫作、編程、設計一人全包?這位英國記者做到了| 數據新聞精選
一位英國記者顛覆傳統數據新聞生產流程,寫作、編程、視覺設計一肩挑,堪稱媒體界的“三項全能”冠軍。同樣是來自英國的數據可視化專家推出了圖表工具目錄,將常用的可視化圖標及製作工具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