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文章

992 篇文章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數據中的中產與雪山危機

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每周數據新聞精選”(Top Ten #ddj),將分享由社交網絡程序NodeXL統計得到的最熱門#ddj話題推文,盤點全球數據新聞的趨勢、成果、創意和趣味。本期精選帶你看數據如何揭示趨勢,以及可視化如何化身記筆記、釋知識的利器。

外媒經驗 | 核查、合作與溯源 打贏抗擊虛假新聞持久戰

捏造假新聞只在一念之間,而要驗證以及持續防禦假新聞,並減少其對新聞媒體公信力的損害則非一日之功。“事實核查元年”(2016)至今,國際新聞界對假新聞泛濫的局面進行了有力回擊:建立國際事實核查網絡;新聞機構與社交媒體聯手創新,另闢蹊徑曝光不靠譜信源;以及嘗試建立參與性自治機制等。

開放數據如何能造福中國?

近年,越來越多開放數據項目在全球範圍內湧現。這些項目激發了各地的企業創新,有效推動公民參與,改善政府治理——各方面的社會效益都備受矚目。而在中國,開放數據也逐漸顯示出其巨大潛力。

漫畫、喜劇、新聞“餐廳”……看那些打破常規的調查性新聞

如今,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已彙集了62個國家的145個專註於調查性新聞的成員機構。我們一直密切關注各地成員機構的情況,不斷探索他們在調查性新聞方面的創新嘗試,包括如何提高收入、擴大傳播、以及支持各自調查報道的發展等。過去幾個月里,我們已分享過一些關於成員機構的專題文章,它們都值得再次回顧。下面,我們將再為你介紹幾個成員機構的成功典型。

白宮報道渠道收窄?公開信息為調查新聞照亮前路

兩周前的白宮新聞簡報會上,特朗普將包括CNN、《紐約時報》、Policitico雜誌等幾家主流新聞媒體拒之門外。當報道白宮的渠道被限制、被剝奪,當向權力問責的自由環境被收緊,美國媒體如何另闢蹊徑、監督權力運行?美國非營利新聞機構MuckRock給出了一個獨特的答案。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啟動吧!申請獎學金 共赴南非見證全球深度報道盛會

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獎學金即日起開放申請。來自發展中或轉型國家的媒體人都有機會獲此獎學金資助,飛赴南非,與來自全球的深度報道及數據新聞大咖們面對面,學習最新調查技能,交流行業資訊,拓展業界人脈。

追逐硝煙下的真相:靠防彈背心不如靠“神明”

追逐真相是記者的使命,但在某些地區,這樣做卻可能意味着付出生命的代價。根據保護記者委員會的報告,2016年全球殉職的記者里,一半以上是在敘利亞、也門或伊拉克等地的戰火中遇害。最近,阿拉伯調查新聞記者協會對伊拉克戰地記者處境的一份調查,揭示了伊拉克當地媒體與外媒之間在保護記者方面的巨大差距。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 | 用數據的方式打開世界

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每周數據新聞精選”(Top Ten #ddj),將分享由社交網絡程序NodeXL統計得到的最熱門#ddj話題推文。本期內容涵蓋全球數據新聞獎主辦團隊與行業大咖們的交流分享,已故統計學家漢斯·羅斯林的成就回顧,以及全球企業數據開放現狀解析等。

防“打臉”必備 網絡消息核實技巧與工具清單

前有羅爾事件,近有武漢麵館命案,網絡上的消息頻頻反轉,造成輿論不斷“以此分鐘之我戰前分鐘之我”,這似乎已成為社交媒體上“情緒先於事實而行”的常態。如何在追求傳播效率的數字時代快速準確地進行信息核實,做負責任的傳播者?

在日漸割裂的歐洲 調查記者如何跨國協作

Investigate Europe是歐洲一個小型調查新聞團隊,其九位記者分處歐盟八國。他們如何克服地理、語言、技術等方面的障礙,如何進行分工、協調與溝通,從而高效有序地實現跨國合作?本文為你揭開團隊的幕後故事。

善用信息自由法案 從政府公開文件中收穫獨家

利用信息自由法案賦予的信息知情權利,向政府機關或機構申請公開特定信息,這已成為一些國家裡,記者發掘獨家新聞線索的途徑之一。長期關注該法案發展的Freedominfo.org網站為此開設了新專欄,由編輯分享來自全球各地的案例。

以好故事為鑒:2016全球獲獎深度調查回顧

嚴峻的媒體和社會環境不但不會壓制優質深度報道的出現,反而有可能成為優秀故事生長的土壤,本文列舉的案例就是最佳證明。開放社會基金會總監Maria Teresa Ronderos梳理了2016年全球各大新聞獎項,帶你回顧過去一年各地調查記者所面對的挑戰和為記錄真相所作出的努力。

揭露芝加哥警察瀆職的代價

如何有效處理大量的信息?《芝加哥記者報》這份調查是個很好的參考。該報調查團隊通過整理數百份法院文件信息,披露芝加哥政府為解決警察瀆職官司的每一筆花費,並建立了一個網頁應用來呈現所有的數據。他們是怎樣做的?

利用公開信息 KRIK打造數據庫引發全民討論

2016年12月,一個關於政客資產的數據庫,使其創建者、塞爾維亞調查新聞網絡KRIK屢登當地媒體頭條。這個數據庫具體披露了哪些信息?對塞爾維亞民眾意味着什麼?GIJN會員故事系列第三期,為你介紹KRIK監督其國內政客的最新嘗試。

新媒體時代深度報道何以突圍?南都記者授調查暗訪與傳播妙招

2016年12月,《南方都市報》的“700元買行蹤”調查曝光了互聯網非法販賣個人信息產業鏈,發表當日即迅速刷爆網絡。這次調查因何而起,暗訪如何操作,最終的報道如何傳播並形成席捲網絡之勢?南都編委虞偉應《中國記者》之邀,分享了他們的調查經驗。

匈牙利記者Bodoky:眾籌出的深度調查

Atlatszo,匈牙利語,意為“透明”。這家名為Atlatszo.hu的調查性新聞網站不僅深耕調查報道,還致力於推動匈牙利的透明度和信息自由。GIJN會員故事系列第二期,由Atlatszo.hu的編輯Tamás Bodoky為你分享他們的調查經驗。

GIJN成員Civio:為一個更透明的西班牙而奮鬥

從2003年成立至今,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已成為扶持全球調查報道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擁有遍及62個國家的145個會員組織。這些組織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如何從事與推動深度報道的發展?GIJN會員組織故事系列第一期,帶你看西班牙的Civio爭取透明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