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966 篇文章

深度报道精选:疫情下,无法绽放的义乌仿真花

新冠疫情以来,在义乌的航宾仿真花产业园区,40多家仿真花厂正在挣扎求存。有为仿真花染色的女工,在没有订单、没活可干的空闲,照样做花当作存货。在工厂一侧的空地上,堆放着几十袋仿真花半成品,何时能卖得出去,谁也不知道。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10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做报道做 emo 了,怎么办?

深度报道记者的工作常常面临着情绪压力的挑战。报道有时很难推进,发表后也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记者也常常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怎么做才能纾解工作中的情绪压力?新闻编辑室又能怎样给予记者支持?肯尼亚记者纳姆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的方法。

深度报道技巧

她用图书馆找到的公开资料,揭露了罗马尼亚官员的集体剽窃丑闻

过去七年,艾米莉亚·塞尔坎撰写了几十份关于罗马尼亚官员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和学术欺诈的调查报道。她发现,罗马尼亚现任总理以及国防部长、卫生部长和教育部长等高官的学术论文中都存在明显的抄袭证据,而这些论文都曾帮助他们获得升迁或获得高薪。她是如何通过图书馆找到的公开资料,揭露这一系统性丑闻的?

深度报道精选:地震再次打破他们对未来的想像

9月本是采摘佛手柑的季节,去年就有新闻报道形容,佛手柑鼓起了泸定县村民的“钱袋子”。然而,5日发生的里氏6.8级地震,除了夺去至少93人的性命,也让许多农民失去家园、土地和唯一的生计,打破他们对未来的想像。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9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技巧

2022年,哪些调查电影/纪录片不可错过?

调查报道和调查记者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电影和纪录片的主题。在今年上映的电影中,我们找到了五部最值得观看的调查电影,主题包括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尔尼、因揭开真相而被杀害记者们,韦恩斯坦丑闻曝光的幕后和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调查记者们。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在网上进行高效搜索?我想推荐这三个小技巧

搜索引擎是在开源调查中最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相关的搜索术语,对于快速找到想要的结果至关重要。这篇文章分享了三个提升搜索效率的小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使用限定符号和特定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度报道技巧

面对复杂,何以“正面连接”?

去年9月,一家以“面对复杂”为信条的新媒体——“正面连接”上线了,除了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增量,他们还在试图拓宽理解增量的边界。在“正面连接”上线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活下来,并展现这个世界视而不见的重要部分。

深度报道精选:高温、干旱、限电,他们如何熬过这个夏天?

8月,川渝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和干旱灾害,水力发电能力不断降低。于是,限电开始了。在户外工作的装卸工人、环卫工人面临中暑、热射病甚至死亡的威胁一般民众则各施各法、四处奔波,应对突然其来的停电。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8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技巧

对话《冰点周刊》陈卓:深度报道编辑要如何做?

一篇好稿的诞生,除了前线记者的功劳,后方编辑的角色也是尤其重要的。从一开始对选题角度的把握,到采访过程中与记者的沟通协作,再到拿到初稿时对方向、结构和内容的拿捏,编辑就像是稿件的“产品经理”,在记者和读者之间扮演着“双向翻译”的角色。

深度报道技巧

一个 TikTok,两重世界:他们如何调查俄乌冲突中的“社媒折叠”?

在俄乌冲突中,身处不同国家的用户在 TikTok 中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当俄罗斯的用户看到的是猫狗视频时,乌克兰用户看到的则是战争的硝烟。社交媒体算法会在多大程度左右人们的认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挪威新闻团队对俄乌冲突中的 TikTok 展开了调查。

深度报道精选:停贷潮中的烂尾楼业主

7月,中国出现了烂尾楼盘业主“抱团停贷”现象,接二连三的“《停贷告知书》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传播;斯里兰卡也在这个月宣布国家已经破产,那里的华人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我们精选了七月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报道工具和技巧

从网页、图像或扫描件中快速提取数据的三个方法

对于数据记者来说,快速提取及整理数据尤为重要。但我们找到的原始文件往往并非格式化储存的,它们可能散布在网页各处或是以图像、扫描件形式存在。但借助这篇文章中所推荐的几个工具和方法,不需要任何编程技巧,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不可读的数据进行提取和整理。

深度报道技巧

来自法国知名调查记者的15点采访和写作技巧

法国知名调查媒体 Mediapart 的联合调查主任 Fabrice Arfi 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调查记者,他只有中学学历,却在过去十五年间主导了多个重磅调查,包括前总统萨科齐的丑闻等。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在记者自我成长、培养消息源、采访突破、写作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2022路透数字新闻报告:全球媒体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路透新闻研究院不久前发布了长达164页的《2022数字新闻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去年全球整体新闻消费量在大幅下降,对新闻感兴趣的人数也在急剧减少。但同时也出现了值得留意的新的发展趋势,例如新闻短视频、播客的风靡,虚假信息成为受人们关注的议题等。

深度报道技巧

来自普利策奖得主的9条写作建议

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落笔之前给你的选题写一段推销语、用来自现场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随时和编辑进行沟通……凭借水资源调查而获得普利策奖的调查记者/编辑 Henry 和 Fredrick 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九点给记者的写作建议。

数据新闻

深度报道精选:生为女性是原罪吗?

“唐山打人案”轰动中国网络舆论。要求女性主动规避风险,肩负自我保护的特殊负担,真的能为她们带来安全?还是会将她们的生活和行动置于处处恐惧之中?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六月几篇值得一读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环境调查?

借助卫星图像、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工具,调查环境破坏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在这篇文章中,来自环境调查论坛的记者分享了他们最常用的工具和数据库,包括监测全球天然气燃烧的“燃烧地图”、谷歌地球引擎和区域性的调查数据库。

可持续发展

“订阅难”困境:为什么越来越少人愿意为新闻埋单?

如何让用户愿意付费并持续付费,仍旧是困扰新闻业的一大难题。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杂志媒体订阅数在疫情期间持续降温,印刷报业更是下滑明显,过去两年内订阅数总体下滑7%。这篇文章编译了近期多份研究成果,挖掘新闻业“付费难”困境背后的潜在受众心理并探索可行的出路。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保护手机通讯录的信息不被泄露?

对记者来说,保护消息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在云时代,数据同步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泄露风险。在这篇文章中,数字安全培训师 David Huerta 分享了如何透过简单的设置,保护你的通讯录信息不被泄露。

深度报道技巧

《纽约时报》团队如何调查战争中的平民伤亡?

今年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得主是《纽约时报》关于美军空袭造成叙利亚平民伤亡的报道,在这篇文章中,这组报道的参与者分享了他们是如何想到这个选题,以及如何利用开源工具、数据库和公开信息申索而最终完成了这篇重磅调查的。

《南华早报》是怎么做数据可视化的?

作为世界上最有趣的数据新闻团队之一,《南华早报》的数据新闻作品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在这篇访谈中,《南华早报》创意总监、设计师分享了他们在设计理念、团队协调和跨部门合作等方面的经验。

深度报道精选:城里的人想出去

硕博生离开大城市、涌入县城成为了新趋势,他们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与此同时,上海封控两个多月后逐渐松动,许多人动身离开这座城市。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这个月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