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名漫畫作者在網絡上發布的控訴,揭開了 A-soul 漫畫工作室的黑暗一面。這一家廣受漫畫迷喜愛的工作室,被指在早年搬遷到通州的一個動物養殖場,被迫旗下畫手“自願”超時工作,鼓勵他們互相舉報,過着非人的工作和私人生活。
過去,農村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拆遷、分紅,當中的女性卻經常因大齡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等原因被奪權。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通過、生效,中國各地的許多女性期待着這部法律是否能改變她們的命運。
“催收”越來越難,一種名為“商賬催收專家”的行業應運而生。在這此專家開設的“諮詢”、“培訓”機構里,來上課學習催收的大部分是企業老闆。他們風光一時,如今都是追不到欠款的人,只能通過花錢來要錢的人。
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12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大哥在養殖場看着你
出品:真實故事計劃

A-soul 工作室前成員小唐記得最初走進養殖場的場景。從北京市區出發,小唐坐八通線地鐵,又轉乘幾十站公交車,再走很長時間的路,才能看見那扇寫着“榮榮養殖場”的藍色大鐵門。圖:真實故事計劃
2024年9月,知名漫畫作者 @真-柳堡 開始在網絡上發布一系列文章,提到自己於2008年起供職於 A-soul 工作室,控訴該工作室是一間長期壓榨畫手員工的黑工廠。其後,近20名 A-soul 工作室前畫手加入聲討行列,相關話題一度在熱搜榜登頂。
A-soul 工作室成立於2008年,剛好趕上中國漫畫的蓬勃發展期,出品過《浪漫傳說》、《暴走鄰家》、《極度分裂》等知名作品,還受託繪製了《斗羅大陸》的漫畫版,深受廣大漫畫迷的喜愛。
不過,在前員工的控訴里,A-soul 工作室有着可怕的另一面——2011年至2019年,工作室搬到通州的一個動物養殖場里,畫手們和數百隻動物同住;畫手們被要求每天“自願”工作至少16個小時,睡眠被說成是“可恥”的、必須聆聽“向上”的音樂、工作時必須同時說話而不允許沉默,畫手們被鼓勵互相監督和舉報;工作室年營收百萬以上,但畫手沒有社保與工資,拿到的報酬只有行業正常水平的十分之一不到。
就是這樣,A-soul 工作室的許多作者在養殖場里成年、談戀愛、結婚、生子。離開養殖場的人當中,有一些喪失了語言能力,患上精神分裂,許多人已經不能再繪畫,甚至有人躺在馬路上試圖結束生命。
畫手們描述出一個動物農場式的工作場域。網友們在震驚和憤怒之餘,也發出了一些疑問:一群接受過教育、才華橫溢的漫畫作者為何心甘情願被禁錮在養殖場里十數年?這樣的一個“奴工式”的群體,如何存在於資訊發達的一線城市近郊?至今仍然留在 A-soul 工作室的畫手們又是因為什麼?
農村婦女土地權,最漫長的抗爭
出品:每日人物

圖:視覺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被形容為一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法律。2024年6月28日,即該法經三次審議終於通過的那天,中國各地的許多女性深夜未眠,在想像新法將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許多年來,中國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一直引起爭議,而且遲遲無法解決。農村作為一個“集體經濟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拆遷、分紅,但當中的女性常常因大齡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等原因被奪權。2023年8月,浙江省一位女性在微博上分享自身經歷,被轉發過2.6萬次——她因與外地男性結婚而成為“出嫁女”,這一張薄薄的結婚證讓她失去了12萬元人民幣的土地徵用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首次對“何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作出規定,其中訂明“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戶無男性等為由,侵害婦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各項權益”。新法出台或許會改變某些現實,讓失權者得到救濟。
林麗霞是北京千千律所婦女土地權益項目的負責人。過去20多年,她和同事團隊接到超過3000位農村女性的求助。儘管她和同事們儘力奔走,最後獲判勝訴的女性不足一成。這是一條漫長和艱難的道路。
《每日人物》作者到過浙江省和廣東省,見到了幾位“出嫁女”。她們有的相當年輕,剛因為結婚而失去了土地補償款,眼裡還有不甘和錚錚;有的被家人和村莊“驅逐”,磨得沒了心氣,蝸居在昏暗的出租房裡;有的住在村莊邊緣,跟作者一同走在村裡,會縮起脖子聳着肩,小心翼翼地溜着邊兒。她們都堅信,自己不應該因為性別而失權。
如何將這些不甘轉化為改變現實的力量?這些年,林麗霞和同事們試圖建立一條溝通渠道。她們為基層女性維權,也通過大量的信息、數據、資料和研討會,試圖影響決策層。她們在村莊推廣具有平等視角的村規民約,也試圖通過地方法院和婦聯改變局部的小氣候。2023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草案)》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千千律所第一時間提交修改建議,有上萬人轉發。此後,《每日人物》作者對林麗霞進行了多次訪談,從林麗霞的敘述中,了解她多年來見過的那些女性——她們的柔軟與倔強、為了爭取權益而做過的各種努力、圍繞農村婦女土地權的法治細節⋯⋯
催收班裡坐滿了老闆
出品:猛獁工作室

放在樓道內的煙缸。圖:受訪者
“催收”有很多常規的方式,譬如打電話、發短信,再不行就發函、起訴。不過想要拿到錢,或許得靠更柔和的方式,譬如請吃飯。
去年底,上海一家日料店包廂里,陳立雄(化名)和妻子帶着兩瓶茅台和茶葉,桌邊露出了一份施工確認清單——這是一個要債的“飯局”。
陳立雄是一位建築公司老闆,去年初接下個百萬級別的項目。活幹了,項目款卻遲遲未結。他的想法,是那天只要把酒和茶葉給出去,那位應邀而來的“客人”就能在施工清單上簽字,這樣就能把錢要回來。結果是“客人”吃得很開心,但拒收陳立雄的“禮物”,包括那份要簽名的清單。陳立雄的賬就這麼繼續被拖着:“現在要錢太難,不像以前。”
總之,許多錢就這麼拖到現在。債主們辦法用盡,陷入絕望,不得已開始尋找新的討債方法。自稱“商賬催收專家”的徐華(化名),跟他的同行們漸漸露頭。由於商賬音近“喪葬”,人們笑稱他們大多都在處理讓人發愁的事。
出於種種原因,這類企業大多以“諮詢”、“企業管理”、“信用管理”等名堂出現。至於催收,則是以“上課”的形式開展指導。那些曾經在市場上翻手覆雨的老闆們在這裡變成了學生,學習如何討債。對於徐華和許多“諮詢公司”來說,這些學生不論過去有多風光,現在皆無二致——通過花錢來要錢的人。
攝像頭獵人:在幼兒園、酒店、試衣間尋找隱藏攝像頭
出品: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圖: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12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濂溪區分局發出通報,指警方此前接到群眾報案,稱某幼教機構工作人員在衛生間內發現微型攝像頭,分局立即派警到場固定證據並拆除攝像頭,偵查之下拘捕犯罪嫌疑人邵某。
據媒體跟進報道,邵某是該幼兒園的院長。至於揭發攝像頭的,是自媒體博主“影子不會說謊”。該博主在某短視頻平台上擁有超過500萬粉絲,發布的視頻主要內容是打擊各地各行業的偷拍攝像頭。
九江市幼兒園事件之前,“影子不會說謊”曾經揭發過河南省安陽婦幼保健院更衣室、江蘇省常州某商場試衣間等被安裝了偷拍攝像頭,其中揭露河北省石家莊市某民宿樓偷拍攝像頭的視頻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影子不會說謊”發布的視頻風格主打“現場感”——前期接到線索、奔赴現場調研摸排、確定偷拍攝像頭的具體位置、上門揭露和拆除,還會配上強勁的背景音樂,呈現出“抓捕”過程的緊張氣氛。
那麼,在酒店、民宿、醫院、幼兒園、商場更衣室的這些偷拍攝像頭是誰安裝的?誰在看偷拍到的視頻?這是一條怎樣的產業鏈?以至於,“影子不會說謊”是怎樣接到線索、怎樣展開調查的?他的團隊面臨怎樣的風險呢? 《騰訊新聞》穀雨實驗室對“影子不會說謊”進行了專訪,記錄了他的口述。
快遞驛站沒有新聞,只是越來越難做了
出品:極晝工作室

某快遞處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抓緊裝缷、分揀快遞件。圖:東方 IC
10月開始,許多人發現淘寶物流信息上不再顯示取件碼,而只有一則提示:“請出示運單號後五位取件。”有人到了驛站,才知道驛站最近改用多多驛站系統,而系統在“打架”。菜鳥驛站也有類似的情況,有用戶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拼多多買的包裹,在菜鳥系統里輸入運單號才顯示取件碼。
對於不再顯示取件碼,不少消費者感到頭疼,其實驛站從業者更苦。一位在驛站上班的年輕女孩說自己已接近崩潰——貨堆得路都走不了,她一邊掃碼入庫,另一邊被取件者包圍,要不停切出系統查取件碼。她公開發出質問,也是求助:“為什麼兩個平台干架,倒霉的還是我們在驛站上班的人?誰來管一管這個市場?”
在西安市區,快遞驛站老闆李兵(化名)成了系統打架中的“背鍋俠”:雙十一的下班高峰期,取件人排着長隊,一名顧客看不到取件信息,指着他鼻子不停質問“快遞去哪了”。李兵覺得“真的好沒面子”,也按捺不住情緒,查取件碼,找到包裹,遞過去時告訴對方再也別來店裡:“女士,以後你的貨我交給快遞員,讓他給你送貨上門。”
跟快遞員一樣,快遞驛站處於龐大物流系統的末端。很多情況下,驛站從業員和快遞員被許多人誤認為是“麻煩製造者”,不滿他們“服務態度差”、“不送貨上門”,類似的投訴帖子常常蓋起高樓。另一邊廂,驛站從業者也有自己的怨氣,認為自己才是“底層”,夾在各路大平台和消費者的縫隙里艱難生存。
矛盾總在末端爆發,其根源往往指向失制的系統。系統越來越高效,但也越來越極限,許多事情都可以引起爭議⋯⋯
深圳小區燃氣爆炸背後
出品:財新

爆炸後第四日,樓棟中部被封閉。圖:向凱
12月11日,廣東省深圳市深圳灣悅府二期的一戶發生燃氣爆炸,相連樓層隨之起火,火勢集中在27至30層之間。38歲女子阿文無法逃生,從29樓墜落身亡。
“所有的燃氣事故都有徵兆。” 長期從事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的柳勝說。《財新》的這一篇調查報道指出,爆炸發生前,28C 周邊的鄰居和其他樓層的住戶都聞到了燃氣異味,並且向物業管家和深圳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報告異常。物業管家和深圳燃氣工作人員上門檢查,但沒有查出燃氣泄漏的具體位置。
事實上,2022年1月開始施行的新版《燃氣工程項目規範》對家用燃氣設定數項作出了各項強制要求,例如安裝燃氣自閉閥等。針對悅府二期這樣的超高層住宅,國標還有更加嚴格的“技防”要求,例如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等。此外,燃氣管理法規要求相關單位每年至少對居民用戶進行一次燃氣安全檢查。
數條安全制度、技術設備構成的“防線”都未能阻止今次悲劇的發生,失守原因還有待官方公布調查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