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功能設置

文字大小

色彩設置

單色 柔和色 dark

閱讀工具

底部遮蓋 標尺

圖:Shutterstock

文章

專訪《烏克蘭真理報》總編輯:在戰火中講述烏克蘭人的故事

其他語言

《烏克蘭真理報》(Ukrainska Pravda)的記者們過去主要關注政治和腐敗問題,調查該國寡頭的豪華遊艇和私人飛機。但2022年俄羅斯入侵後,前線和戰爭新聞很快佔據了他們90%的工作內容。

調查記者轉而報道人權侵犯事件。員工不得不離開家鄉,甚至一度撤離基輔。

“當謠言開始傳播時,我意識到我們需要一個計劃,”總編輯穆薩耶娃談到入侵前的幾周時說,“這很困難,因為沒人相信戰爭會來臨。”

作為一名來自克里米亞的前商業記者(克里米亞在2014年被俄羅斯吞併),穆薩耶娃一直擔心與莫斯科的全面戰爭遲早會爆發。《烏克蘭真理報》必須做好安全預案。

她在2024年在倫敦召開的新聞信任大會(2024 Trust Conference)的衝突報道專題討論中回憶說,2022年2月24日戰爭爆發的第一天是“漫長的一天”。許多記者需要被反覆勸說才肯離開,即使只是暫時去烏克蘭西部避難,以確保報社能繼續運轉。

兩年半後,大多數員工都回到了基輔。“因為我們必須和人民在一起。作為記者,我們要為讀者服務。如果他們留下來,我們也必須留下來,”穆薩耶娃說。她已擔任總編輯十年,並在2022年入選《時代》雜誌年度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Ukrainska Pravda Editor-in-Chief Sevgil Musaieva (right) speaking in London at the Trust Conference 20204, the 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s annual flagship forum.

 《烏克蘭真理報》總編輯謝夫吉爾·穆薩耶娃(右)在2024年湯森路透基金會年度旗艦論壇“新聞信任大會”上參加專題討論。圖:湯森路透基金會

戰爭帶來了沉重的代價。團隊中一名成員的父親在布查遇害。目前已有十二名員工離職參軍,其中包括一位前環境和農業記者,她最近認為”僅僅做報道是不夠的”。

“已經有十一位同事去參軍,“穆薩耶娃說,“第十二位是達娜,23歲,在環境和農業報道方面非常出色。”

作為編輯,她承認聽到有人決定參軍時心情很複雜。“首先,我想到她才23歲,還這麼年輕。其次,我們將失去一位農業領域的好記者,而培養一個記者需要很多年。”

但她表示必須尊重團隊成員的選擇,並對他們的決定深表敬意。“我必須接受,”她解釋說,“我有這個道德困擾——我自己也有——這是關乎烏克蘭存亡的戰爭,每個人都在問自己:我能做什麼?我做得夠不夠?”

他們也承受了慘痛的損失。2024年10月,俄羅斯政府宣布為《烏克蘭真理報》供稿的自由職業調查記者維多利亞·羅什奇娜已在拘留期間去世,年僅27歲。

據穆薩耶娃說,羅什奇娜因敢於前往烏克蘭被佔領區報道而聞名——很少有記者敢去那裡。“那裡非常危險,幾乎沒人能進入。”

“羅什奇娜的死對烏克蘭媒體界是一個重大損失。我無法用言語表達,”穆薩耶娃說。“她一直在執行使命。維多利亞是唯一一個報道別爾江斯克、馬里烏波爾等地重要問題的記者。這對烏克蘭新聞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羅什奇娜的報道涉及從私人軍事單位到俄羅斯強行轉移烏克蘭兒童的營地等多個議題。她還採訪過戰爭初期被俄軍佔領的核電站工作人員。在最後一次出發前,她詢問穆薩耶娃是否想了解俄軍佔領的烏克蘭東部地區的生活狀況、親莫斯科當局的審判以及被俘人員的故事。

“我認為她主要想揭露俄羅斯在佔領區、營地和監獄中的人權侵犯行為,以及烏克蘭人在這些條件下的生存狀況,”穆薩耶娃對GIJN說。“她把生命置於危險之中。很難用過去時談論她。”

無國界記者組織稱,羅什奇娜於2023年8月3日失蹤。根據她家人收到的俄羅斯國防部信函,她於2024年9月19日在俄羅斯拘留期間死亡。

RSF Victoria Roshchyna disappearance on war frontlines

《烏克蘭真理報》記者維多利亞·羅什奇娜於2023年8月在烏克蘭前線失蹤。俄羅斯當局宣布她於2024年9月在拘留期間死亡。圖片:無國界記者組織截圖

“儘管她的家人、烏克蘭當局和無國界記者組織多次要求,俄羅斯當局從未提供任何關於她被拘留的信息,”無國界記者組織東歐和中亞部負責人讓娜·卡夫利耶在羅什奇娜死訊公布時說,“他們必須交代她被拘留和死亡的所有情況。”

此前,《烏克蘭真理報》曾得知羅什奇娜在戰俘交換名單上。

“我一直期待她能獲釋。9月13日,一些參與談判的人向我承諾她那天會獲釋。但這並未發生,”穆薩耶娃告訴GIJN。“我們意識到可能出事了。一個月後她父親收到了這封信,這令人心碎。她離獲釋只差一步,卻離開了我們。”

目前他們只知道她曾絕食抗議——據信在被監禁的一年裡她只和父親通過一次電話,父親懇求她重新進食。

“我們仍在調查,試圖查明真相,但這很困難。我們無法進入那些地區,也沒有收到她的遺體。俄羅斯一直在迴避,”穆薩耶娃說。“我們有機會和一位曾與她同獄的女性交談。她說監獄條件很差,食物不夠。維多利亞沒有得到必要的醫療救治。”

穆薩耶娃說,作為編輯,她一直在權衡員工和自由撰稿人的安全風險,用她的話說,他們“始終是俄軍的目標”。在派遣任何人去前線之前,他們會與當地消息人士和烏克蘭武裝部隊溝通,確認是否安全,如果仍然危險就推遲行程。

“安全問題很棘手,”穆薩耶娃解釋說。“當我的記者要去前線時,我一定會詢問消息人士和烏克蘭武裝部隊——現在去那裡安全嗎?如果不安全,我會說可以推遲兩三天,因為現在還不適合去。”

羅什奇娜此前也曾被拘留過——她在2022年的一次採訪中說:“我們正在失去領土,我想記錄這些罪行…我也想儘可能清楚地展現佔領者如何使用我們的領土,它變成了什麼樣子,對他們有多重要。這就是歷史。”

作為她的編輯,穆薩耶娃說羅什奇娜致力於確保烏克蘭東部的人們不被遺忘,但很難阻止她。

“我們請求她不要冒生命危險,”穆薩耶娃說。“她決定再去一次前線。我多次勸阻她,但她說這是她的使命。因為沒有人從烏克蘭的角度報道被佔領區人民的生活。”

《烏克蘭真理報》的調查團隊仍在堅持,但人手已經減少。他們唯一的調查記者米哈伊洛·特卡奇2021年加入網站,在一名編輯和視頻記者的支持下繼續工作。

“他主要關注反腐問題,”穆薩耶娃說,並補充道他最近的報道涉及武器採購和合同。“米哈伊洛是國內最優秀的調查記者之一。他是部門裡唯一的調查記者,工作效率很高。”

她希望能招募或培訓更多調查記者來關注戰爭罪行。雖然招聘很困難,但她堅信他們的工作對報道衝突和調查烏克蘭發生的事情至關重要。

“這很艱難,我經常聽到不同的人說:你們是我們被傾聽的最後希望,讓我們的故事被聽到。這始終很重要。當人們失蹤或消失時,記者是那些追查真相的人,能幫助他們發聲,讓人們理解,”穆薩耶娃說。“這給人希望。”


Laura Dixon GIJN Associate EditorLaura Dixon 是全球深度報道網的高級編輯。她居住在倫敦,曾在哥倫比亞、美國和墨西哥進行報道,其作品發表在《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和《大西洋月刊》等媒體。她曾是倫敦《泰晤士報》的專職記者,並獲得過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IWMF)、普利策中心和透明新聞組織(Journalists for Transparency)的獎學金。

您可以根據知識共享協議條款免費轉載這篇文章

轉載


閱讀更多